第34章(第4页)
张自华把聂清舟喊到办公室里,把通知单拿给他。
“就这个周日啊。”聂清舟看着通知单,挑起眉毛:“地点在……正一中学?”
“是啊,
怎么了?”
聂清舟摇摇头,
笑道:“没什么,就很有缘分。”
周末常川一中的校车――一辆十座面包车,载着五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奔赴省城,
去聂清舟最熟悉的地方参加比赛去了。
上午现场作文结束之后是十点半,
老师们阅卷打分然后十二点半放榜,过了的下午两点开始第四轮。
聂清舟回到正一中学简直跟回了老家似的。同学们还在看着门口公告栏贴的考场安排,研究学校地图时,他瞄了一眼自己的考场,也不看那些地贴指示牌,拎着包就大路小路一绕,快速地找到了他要去的教室。
甚至中间还贴心地给迷路的外校考生指了路。
聂清舟走进教室里,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窗户外古老的梧桐银杏被修剪得整整齐齐,
樱花已经凋谢只剩满树碧绿,
有工人正举着滚筒给屋顶和墙壁刷漆。
正一中学向来非常气派,
墙壁发黄了就重新刷漆,地板时不时重新打蜡,
信息化改造升级时,崭新的黑板说换也就全换了。从学校到学生都是如此,
体面优秀,
雍容华贵。
聂清舟不禁想起了常川一中掉漆的墙,
需要洒水降尘的水泥地面,
还有杂草野蛮生长的操场。
现在他好像更喜欢后者。
在这熟悉的母校,
聂清舟完成了上午的作文比赛,
优哉游哉地提前交了卷,然后和同学们在校门口集合。带队的一班语文老师说要请他们吃饭,问他们想吃什么。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成一团,十七岁的孩子大老远跑省城来,都想着要吃好玩好。
聂清舟只是低头敲着手机,当老师问起他的意见时,他的视线从手机屏幕里抬起来,笑道:“对面的巷子里有家意大利人开的披萨店,味道很不错,但人均要上一百块。学校后街上有家韩料,豆腐汤非常正宗。还有家开了很多年的便当店,正一民间公认的便当店之王。要吃点菜中餐的话,可能要去远一点的地方,附近都是小吃。”
老师和同学们齐刷刷地看向他。
在这个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聂清舟宛如一个人形大众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