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页)
在这个孤儿院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大家谁都不在意她。每天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会偷偷爬上孤儿院的钟楼,跟她的父亲“打电话”。
她的父亲是无线电专家,参军之前给了她母亲一个联络器。在战火纷飞通讯中断的时候,她母亲可以通过这个联络器和她父亲联系。后来母亲去世,小女孩到了孤儿院,她开始用这个联络器寻找她的父亲,一开始怎么也无法接通,后来终于有一天,她听到了那头她父亲的声音。
父亲安慰了初到孤儿院惶恐不安的她,她开始时不时用联络器跟父亲分享日常,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安慰和鼓励支撑她在孤儿院里生活下去。
战争快要结束了,她的父亲承诺来接她,从那以后联络器就再也没有被接通过。她忐忑地等待了数月,最终欢喜地迎来了她的父亲,和她父亲一起去往一个山清水秀,没有战争的地方。
她的年龄还太小,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个人的声音,与那个跟她聊天的父亲并不相同。
正如她也没有发现,那个和她聊天的父亲,并不是她真正的父亲那样。
事实上她的父亲早已死在战争中,敌方的某个士兵杀死了他,并将他身上的所有财物据为己有。某天,一个其貌不扬的盒子出现了异动,士兵意外接通了这个联络器,然后听到里面传出来小女孩的哭声,喊着爸爸我害怕。
士兵鬼使神差地答应下来,笨拙地安慰她。
他所有的家人也在战争中身亡,他曾经怀有疯狂的仇恨,却在一次次假扮女孩的父亲中,感觉到一丝慰藉,渐渐把女孩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他满怀愧疚,决心向她隐瞒一切,等战争结束就去接她,竭尽所能把她扶养长大。
然而他也没有能熬过战争,受了重伤。临死之前他放走了一个本要被处决的战俘,把联络器这边的女孩托付给了他,请求他去接她,扶养她。而这个被他所救的战俘履行了约定。
他们共同向女孩隐瞒了一切。
他们跟女孩说了很多谎,她可能一生也不会知晓自己有过三个父亲。
这三位原本是敌人的父亲,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不幸又幸运的孩子。
第57章
、生日
这次经验分享之后,
聂清舟在年级里小火了一把,盛况不逊于当年他从一千米进步到年级第一的时候。据张宇坤说,经验分享结束后他们从阶梯教室里出来,
周围人的议论要么是“厉害啊!”,
要么是“他好帅!”,最多的是――“我靠什么人能写出这种结局?他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
张宇坤表示,他最赞成最后一种说法。他拿着笔指着聂清舟的脖子,
威胁道:“舟哥,
你能不能写点看了让人开心的东西?”
聂清舟把他的笔撇开,微笑着说:“有作家曾经说过,悲剧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赖宁挠着后脑,愤愤地发问:“这哪个作家啊?”
张宇坤严肃而笃定道:“我觉得是鲁迅。”
聂清舟忍俊不禁。
自从寒假去了一趟省城之后他豁然开朗,有了真正动笔写故事的意愿。不过这些故事现在写出来还有点仓促,显得单薄和稚嫩。
他或许并不是像他高中同学那样的天才,但是他幸运地得到了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地写他的故事。
“聂清舟!”有人在窗户外面喊,
张宇坤转头看去,
正是郑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