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格致院初立探玄机(第2页)
最后,他看向沈括,语气更添了几分期许:“沈师傅,你的透光镜,官家最为看重。若能造出千里镜,则我大宋斥候便能远观敌阵虚实,炮手能校准弹道落点,水师能先察敌舰踪迹,于军争之利,不言而喻。官家还说,若能制出另一种能察万物毫末的奇镜,已赐名‘鉴微镜’,用以检视军中药材真伪、伤口疾疫,亦能少折我大宋兵士性命,此亦是大功德。”
“千里镜?鉴微镜?”沈括喃喃自语,双目之中充满了神往之色。“若能制此二物,助我大宋将士杀敌护国,小人纵万死亦不辞!”
“正是。”吕颐浩郑重道,“此事关乎军国之利,还望沈师傅不吝心力,早日功成。”
沈括深吸一口气,躬身道:“尚书放心,小人便是殚精竭虑,也要将这两样军国利器给琢磨出来!”
正说话间,忽有内侍匆匆赶来,声音略带急促。
“吕尚书,官家有口谕,宣您与格致院几位主要匠师,即刻入宫觐见!”
吕颐浩心中一凛,连忙道:“臣领旨!”
他转向铁牛三人,神色肃然:“官家要见你们,速速随我入宫。”
三人闻言,皆是又惊又喜,夹杂着几分忐忑与紧张。他们这等微末匠人,竟能屡获天颜,亲聆圣训?
不多时,吕颐浩便带着铁牛、楚材、沈括来到紫宸殿偏殿。
赵桓早已等候在此,见他们进来,便放下手中的一卷书册。
“臣吕颐浩,携匠师铁牛、楚材、沈括,参见官家!”
“平身。”赵桓目光温和地扫过三人,微微点头,“三位师傅的技艺与赤诚,吕卿已向朕详奏。朕今日召你们来,便是想亲耳听听,你们对格致院要攻关的几样军国利器,有何具体的想法,又需要朝廷如何相助。”
铁牛首先上前,将自己关于合金铸造坚韧炮管、铳管的想法,以及遇到的难处,一一禀明。
赵桓听得连连点头,神色专注:“好!铁师傅所言甚是!朕不仅要你铸出坚固的炮管铳管,还要你设法让其内壁光滑,以便弹丸能射得更远更准。此事若成,朕必不吝重赏!”
他又看向楚材,带着几分期许:“你的连弩图纸,朕已细看过,构思颇为精巧。若能将此巧思用于新式火器之上,使其能快速装填,甚至如朕所期盼那般,可以多次击发,则我大宋军士在战场上便能占尽先机,以寡敌众矣。”
楚材激动得面色微红,拱手道:“官家圣明!小人愚钝,但日夜思之,以为若以水力驱动精密机床,或许能解火器机件加工精细之难,从而保障此等快速击发火器的稳妥可靠!”
“水力驱动机床?”赵桓眼神一亮,追问道,“此法可行性如何?详述之!”
“回官家!”楚材精神一振,“小人曾见汴河边上的水磨,其力甚巨,能推石磨日夜不休。若能将此水力巧妙转化,制成联动之机,带动刀具、钻头精准运作,则军械制造之品质与速度,必能大为改观!”
“善!大善!”赵桓抚掌赞道,“好一个楚材!有此奇思,何愁利器不成!此事,朕准了!格致院所需工匠、场地、钱粮,朕全力支持!吕卿,你务必督办此事,务求将此水力机床早日研制出来,先用于军工作坊!”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沈括身上,透着一股深切的期望。
“沈括,你的透光镜,朕最为期待。”赵桓从御案上拿起一片晶莹剔透的小琉璃片,正是当日吕颐浩从沈括处取来的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