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 雷霆风行清浊流 京华夜语起微澜(第4页)

依旧是张望通传,赵桓准见。

“陛下,”陈过庭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名单上一十七名金贼奸细,已尽数抓获。其中有五人负隅顽抗,已被当场格杀。其余十二人,已全部押入皇城司诏狱,听候陛下发落。”

赵桓仍在批阅奏折,闻言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审问结果,明日一早,朕要看到详细的卷宗。”

“是,陛下。”

“城门封禁之事,可有异动?”赵桓问道。

“回陛下,城内秩序井然,各坊百姓配合宵禁,未有大的骚乱。只有些许夜游浪荡之徒,或是不知情的晚归之人,已被巡街禁军斥回或暂时看管。”

“很好。”赵桓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这一夜,他看似平静,实则也在关注着城中的动向。

“传朕的旨意给殿前司和京营,明日午后,准时解除城门和各坊禁令。”

“另外,”赵桓的语气陡然转冷,“将那些反抗格杀的奸细头颅,不必张扬,只悄悄悬挂在他们平日经常出没的几个坊市口,三日后再行取下。让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鼠辈们知道,朝廷的眼睛是雪亮的,手腕……也是够硬的。”

“至于那些活着的……”赵桓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意,“好好审问,务必将他们知道的每一个字都给朕榨出来!尤其是他们与金人联络的上线和在京中发展的下线,一个都不能漏掉!审完之后,也不必脏了皇城司的地牢,一并送到格致院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铁牛他们,试试新炼的火药,或是……那新做的‘霹雳铁罐’,究竟能有多大的声响。”

“是,陛下!”陈过庭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官家的深意。这既是废物利用,也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警告与震慑。死无对证,却又人尽皆知。

“退下吧。”赵桓挥了挥手,神情有些疲惫。

“臣告退。”

陈过庭躬身退出书房后,殿内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

赵桓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窗户。一股带着湿气的晨风吹了进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东方天际,已然露出了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心中暗道:“粘罕、斡离不……还有那个远在会宁府的完颜晟,你们以为派些鼠辈就能乱我大宋阵脚?太天真了!

待朕的格致院那些神兵利器一一问世,便是尔等噩梦的开始!”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御案之上,那里,放着一份由李纲和秦桧初步拟定的“凌烟阁功臣初步名录”的奏章。

赵桓拿起奏章,细细看了起来。韩世忠、折可求、种师中、岳飞,……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他沉吟片刻,提笔在岳飞的名字旁边,又添上了杨沂中、吴玠的名字。

“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亦是为更好地攘外。”赵桓喃喃自语,“这爵位、这凌烟阁,不仅要激励将士浴血疆场,更要让那些为国锄奸、安定社稷的功臣,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