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二十】 北行路上,李子恒曾让我每天写一篇大字,还要求必须落款。 我纳闷,他就说我的字太场?(第5页)
绕过雪落崖,马车一路东行,总算在天黑之前赶到了阳湾——我们明早要从阳湾渡口坐船。
船票是胖丫爹帮忙张罗的。
据说因逃难的人太多,渡船又有限,导致一票难求,有钱都买不到,非得托人不可。
我原本以为没那么夸张,及至到了镇上,看到家家客栈都挂着客满的牌子,才明白逃难的人竟有如此之多。
天越来越黑,小弟困得在我肩头哼哼唧唧。
爹没办法,走进一家饭馆,跟老板好说歹说,人家才同意让我们在他家大堂过夜。
大堂里人多,倒不冷,就是有点吵。
店伙计把桌子拼起来,勉强当床让客人休息。
我们一家坐在墙边,没有椅子,来的晚,“床”自然也是没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你买到票没有?”
“没有,不管去多早,渡口都是一片人海,根本挤不到前面去!”
“唉,这都两个月了,整日耗在这里,找不到事做,坐吃山空,盘缠眼瞅着就光了。”
“……”
隔壁两家的男主人坐在一起闲谈,我在旁听着,再看看他们身后面色黄黑的父母妻儿,心里很不是滋味。
战乱时期,有权有势的人可以提前知道消息,甚至可以提前跑路。
可普通老百姓,他们哪有门路呢?
挨到天亮,我们匆匆往渡口赶。
渡口果然人山人海,所有人都伸长脖子张望,也不知在望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娘死死地拽着我,“丑丑,千万不要松手,在这儿不见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点头,用腰带将小弟绑在身上,回握住娘的手。
爹和王伯在前面开路,娘和王婶一左一右护住我,即便这样,我的后背也被其他人的箱子和包袱击打过好几次。
渡船停在距岸十来米的地方,需要坐小船过去。
查完票,我们跳上船家指定的小篷船,看着船桨轻摇,才都松口气。
娘从我怀里接过睡眼惺忪的小弟,拍着我的手背说:“到渡船上,我们有单独的船舱,那会儿就不必这样吵嚷了。”
【二十四】
早上大家都没吃东西,爹和王伯先登船去与管事办房间和餐饭的交涉。
他们打算一切安顿妥再来接我们,可他们前脚离开,小蓬船的船家后脚就赶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