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二十五】 假意绝食了差不多半个月,李子恒回来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晚饭有肉粥、牛乳、炸小黄鱼和……(第3页)
大胡子:“……”
【二十六】
住进县衙后院的——不准跑、不准跳、不准张嘴哈哈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十八】
特殊时期,女子出行没有诸多约束,怎么简单怎么来,连帷帽也不须戴——反正三朵姐妹花都没戴。
我们坐车到城东,下车沿着翠明湖湖岸缓步前行。
走几步,看到一处粥棚,文艺少女王姑娘暗示我们这是她用自己体己设立的。
靠近后,粥棚边忙碌的人都停下躬身朝王姑娘行礼:“大小姐。”就连排队领粥的难民也如此称呼。
我看那棚中灶台以及锅碗瓢盆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暗暗咋舌。
再前行一阵儿,路过一处宅院,院门大敞,照壁后隐有儿童的欢笑声。
英气女娃孙姑娘不好意思地说那是她买的私宅,里面的孩子都是她爹和族中兄弟在战场和行军路上捡回来的。
我们进去在照壁后远远一望,的确看到不少小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服装统一,头脸干净,正在和年轻的夫子学念诗。
到这时,我已隐隐觉得她似在有意显摆,但心里还是很佩服孙姑娘及其家人的善举。
从宅子出来,我们继续往前走。
我在心里嘀咕,不出意外,等下我该见到医药世家白姑娘的产业了。
果不其然,又走没几步,我们停在一栋三层小楼前。
白姑娘向我们——主要是我——介绍这楼的用处,一楼拿药,二楼看诊,三楼住着重症病患。
她说这是她亲自运作的约法,下意识扭头看他,却见他面不改色地喝酒吃肉,并没有生气的样子。
我想了想,大胡子虽说官话讲得溜,但他到底长在外族,这些轶闻里的隐喻和同音笑话,他未必听得懂。
难不成……他是故意进这里让我来听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