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没钱赛什么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09 F1车手的标准!(9K)(第2页)

往往是拿着车队工程师制作好的过弯轨迹线路,无数次在赛车模拟器上面重复练习,从而达到最为接近的走线跟过弯速度。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错误,每一名新人都是从模仿阶段走过来的,特别是陈向北这种基础较差的中国车手。

只是越到后面,真正的天才车手就能开出自己的风格,好比维斯塔潘“转向过度”的甩尾跑法,无数车手都试图去学习模仿,却没人可以达到他的极致速度。

以至于红牛车队接连几位二号车手,都无法适应专为维斯塔潘研发的赛车风格,从而外界出现了各种“特调畸形车”的说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言论没有错误,红牛赛车确实是按照维斯塔潘的转向过度风格打造。

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不可能出现什么绝对的公平。

当队友的实力跟成绩皆在你之上,那么他就会成为车队核心的一号车手,赛车研发方向获得资源倾斜,这点其实无可厚非。

二号车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完美适应赛车风格,然后打败你的队友。

否则将如同巴里切罗或者博塔斯那样,永远成为一名僚机!

上辈子陈向北没能突破自己技术的“天花板”,倒在了f1殿堂的门槛面前。

现在他在奥德托的提醒之下,隐约感觉自己摸到了“顿悟”的大门。

如果能顺利推开的话,将打破上限带来的桎梏,这辈子从心理到车技完成全面的蜕变,跑出属于自己的极致速度跟驾驶风格。

“一朝悟道”放在其他体育赛事里面很玄学,可放在人均长达十几年基础,却依旧年轻的方程式赛事里面,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都很平静,陈向北基本上就是在健身跟赛道学习中度过。

并且陈向北把自己的练习强度,提升到了十二小时。

这是他唯一没有听奥德托建议的地方。

原因在于多宁顿公园赛道,相当于英国卡丁车跟单座方程式的摇篮赛道。年轻车手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对于它的熟练程度,可能还要高于著名的银石赛道。

毕竟银石赛道的名气摆在那里,赛道租金跟训练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游客众多跟举办赛事频繁,对于车手而言其实不算什么良好的训练环境。

相比较之下多宁顿公园赛道物美价廉,并且举办雷诺以及f4、f3赛事的频率更高,欧洲车手占据地利优势更喜欢前往这里训练。

本来就输在起跑线上面,陈向北还得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牢牢记住多宁顿公园赛道十一个弯道特征,通过自己的摸索跟学习,找寻最佳刹车点、切弯走线、超车路线、防守策略等等。

以往八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

这就是亚洲车手的天然劣势,有赛车模拟器存在还好点,没有的话在来欧洲参赛之前,连赛道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有跑过的经验了。

很不幸的是,超级亚久里车队为了还账,他娘的把赛车模拟器都给卖了,导致陈向北只能纯粹的“纸上谈兵”。

很多时候不是陈向北想紧绷着神经,不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而是在于他没得选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其他车手的步伐。

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陈向北一人,小林崇智同样进行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他服输却不想认输,车手应该在挑战强者中进步。

对于车队两名车手拼命努力的现状,奥德托默默看在眼中没有多说什么,他能理解亚洲车手处境带来的无奈。

距离正赛还有三天的时候,超梦车队全员就已经提前朝着多宁顿公园赛道进发。

雷诺首站赛事暴露出来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隐患便是参赛车队跟车手过多,导致赛道练习十分混乱跟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