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正式签约F1车队(二合一)(第3页)
果然当陈向北说出这句话,斯塔勒愈发无言以对,还真就是两个多月“速成”的天才车手!’
“北,不得不承认,你展现出来的车技跟速度,颠覆了我对于亚洲车手的认知。”
“现在就去车队会议室,签订测试车手的正式合同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罗斯·布朗的语气十分感叹。
就在半个多小时之前,斯塔勒还在询问,到底北要怎样才能证明自己。
谁曾想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就已经收获了答案。
陈向北1分33秒198的圈速,毫无疑问就是最好的证明!
会议室里面罗斯·布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上面内容约定陈向北将成为布朗gp的测试车手,拥有使用赛车模拟器,以及驾驶旧款赛车练习的权利。
至于为何使用旧款赛车,这倒不是说布朗gp车队小气,亦或者区别对待的意思。
而是fia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车手使用现役新款赛车私测,否则根本无法维系车队之间的平衡。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fia放开限制让车队能随意测试新款赛车,那么技术先进跟资金充沛的大车队,就相当于拥有着无限试错的资本。
任何赛车升级部件研发出来,就直接让车手去赛道上跑一遍,效果良好就装上去,效果不行就再改进或推倒重做,那么就不存在任何“负升级”的可能。
造成的结果便是大车队有钱有技术,通过私测让赛车升级越来越快。
相反小车队没有这个资金跟技术,甚至于很多压根造不起一条私测赛道。哪怕明知道研发方向错误,恐怕都很难短时间内改正或者重做。
多项升级技术累积起来,双方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导致比赛成绩毫无悬念被大车队给垄断。
到了最后收官站的阶段,速度能夸张到f1跟“f15”比赛的程度,小车队单圈慢个四五秒都很正常。
现实中也确实如此,f1车队预算帽跟奖金分红制度确立之前,诸如米纳尔迪、hrt这样的垫底车队,全年赛事断崖式落后拿不到一分。
并且在车手实力完全相同的前提下,理论上赛车性能差距,单圈已经能比最快的红牛车队慢两到三秒之多!
这就导致赛道上看似是十支f1车队在比赛,实际上垫底的那几支小车队,就连陪跑的资格都没有,赛事观赏性大幅度降低。
后世很多车迷通过关注周冠羽,认为索伯车队是台拖拉机,戏称他们是“f2赛车”。
只能说相比较f1历史上真正的慢车,索伯速度跟发挥其实属于小车队正常水平。只要认真观察其他排名靠后车队的操作,就能发现神一场鬼一场的抽象派才是主流。
(请)
n
118
正式签约f1车队(二合一)
别说是靠后车队,很多时候就连中游的雷诺、阿斯顿马丁车队,上游的法拉利车队,都无法避免小丑行为。
火星车、顶级车手、完美策略组的铁三角组合,属于可遇而不可求。
陈向北对于这份合同没有任何意见,只要能开上f1赛车,旧车或者新车对于现阶段的他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雷诺级别的车手,需要的不是驾驶f1赛车跑出多么惊人的成绩,大概率也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