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没钱赛什么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25 潜在的大型赞助商(第6页)

“彭总的久力体育现在全面铺展开来,已经跟连想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了著名奥运冠军邹世明,台球巨星奥沙利文等人,还准备向方程式领域进军。”

“他们看中了你布朗gp车队测试车手的身份,以及即将要参加格兰披治赛事的影响力,打算签订一份长期赞助大合同。”

陆晓曼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蕴藏着一股激动跟兴奋。

她虽然不缺钱,但身为临时兼职“经纪人”,很清楚陈向北资金有多么紧张。

扣除完雷诺赛车的租金跟保险上涨,以及团队成员各项支出之后,账面上余额已经不到二十万人民币,可以说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徘徊。

就连这次参加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为了节省团队支出的费用,陈向北都没有带来完整的车组团队,技师只有三名中国成员。

另外还有更重要一点,那便是陆晓曼始终记得,奥德托对陈向北说过的那句“你难道畏惧赛道?”

陆晓曼同样很清楚,并不是陈向北畏惧,而是他迫于资金的短缺才会偏向保守。

正因如此,陆晓曼才会用开玩笑的口吻,让陈向北不用担心车损问题,自己几辆雷诺赛车还是赔得起。

现在陈向北虽然已经破除了“保守”的心结,但是车损带来的资金压力,依旧还困扰着他。目前到手的几十万小品牌赞助费,对于方程式赛车这个烧钱运动而言,仅是杯水车薪。

陈向北迫切需要顶级企业的大赞助,这也是罗斯·布朗跟斯塔勒,认为他必须参加格兰披治大赛车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中国车手想要在f1围场里面站稳脚跟,既然没有“户口本”的优势,那么实力跟赞助这两项就得特别突出。

并且单有实力还不够,哪怕你强如舒马赫,当年也是靠着跟乔丹车队签订付费合约,这才得到正式车手席位跟上场机会。

甚至于在美国自由媒体接手f1运营之前,往往大多数车手都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是凭借钱拿到席位。

第二是凭借实力留下来!

“我明白了。”

听完陆晓曼的解释,陈向北点了点头。

只能说斯塔勒依托f1围场丰富的投资经验,帮自己走对了一步棋。

哪怕还没拿到冠军,格兰披治带来的影响力好处,就已经初现端倪。

“这可能是个大合同,你怎么看着比我还淡定?”

陆晓曼望着陈向北平静模样,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要知道她接到彭盛的电话,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从港岛开车来到深圳。

就怕让对方久等,影响陈向北的赞助合同谈判。

结果这小子听完后却云淡风轻,到底是没意识到这份大赞助价值,还是说一贯的情绪稳定?

“不然呢,我要很紧张吗?”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

他确实很缺钱,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会一直缺钱!

原因很简单,成绩才是赞助的基础。

陈向北能得到彭盛的引荐,进入连想的视线谋求大赞助合同。

不是凭借两人私交,更不在于他中国车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