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没钱赛什么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27 堪称进化的实力(二合一)(第2页)

整个历程简直就跟编故事似的……

现在很多南云山的本土车手,不管认不认识陈向北,反正都在外面吹嘘曾经跟“车手北”有过交手,把这当做自己的辉煌战绩。

以至于当初真正跟陈向北跑过,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沦为笑柄的晒命辉。伴随着陈向北签约布朗gp车队之后,都意外咸鱼翻身成了南云山的名人。

奔驰ag输给“车神北”的卡罗拉不意外。

就好比让你开法拉利,也不一定就能跑过舒马赫的“三轮车”。

听到秦连杰讲述这段话的时候,陈向北还神情复杂的望了晒命辉一眼。

他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让这吊毛占便宜!

说完南云山的故事之后,秦连杰开口询问道:“向北,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澳岛?”

“就这两天吧。”

“不过去澳岛之前,我还得去港岛拜访下长辈。”

陈向北说的长辈就是张智聪,他虽然已经退出了赛车行业,但给予自己的帮助依然不小。

“东望洋赛道熟悉吗?”

“不熟悉。”

对于这一点,陈向北很坦然承认。

他在回国之前,认真看了格兰披治的比赛录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熟悉赛道。

可问题是看的越多,他发现澳岛东望洋赛道细节变化,几乎每一年都有所不同。

这其中包括道路沥青变化,赛前翻修变化,甚至于金属栏杆、隔栏水马、轮胎缓冲墙的摆放不同!

要知道街道赛由于没有足够缓冲区的缘故,它对于操控精准度要求极高,顶级车手对于赛道边缘距离的判断是厘米标准。

如果到了塞纳、舒马赫这种级别,出现毫米标准的过弯操控都不意外。

注意了这个厘米、毫米标准,是建立在赛车用上百公里时速过弯的前提下,而不是开辆家用车磨磨唧唧的擦边,说自己也能拥有厘米级的操控精准。

车神塞纳至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那便是他84年在美国的达拉斯大奖赛,由于这是一条街道跟公园临时改建的赛道,主办方为了节省资金采用广告牌充当隔离墙使用。

排位赛飞驰圈塞纳车头前鼻翼撞墙了,他返回维修站之后却向车队报道并不是自己的操控失误,而是赛道这面隔离墙主动“撞”了他,申请赛会组织进行调查。

换作其他任何人说这番话,估计都觉得这吊毛真能甩锅。

尼玛的开车上墙就算了,还能找个这么离谱的借口!

但这个人是历史级天才车手塞纳,并且他还跟车队一再强调,前面一圈用同样方式过弯没有撞墙,自己的操控没有出现任何失误,过弯切线绝对是一模一样。

带着这份疑惑,车队向fia申请调查,通过赛会工作人员的现场测量以及观看录像。

确定了由于广告牌的固定缺陷,前面有一名车手轮胎擦到之后,导致位移了不到两厘米。

紧接着塞纳的飞驰圈经过,就因为这不到两厘米的赛道变化,发生了前鼻翼上墙事故。

如果说塞纳的故事太过遥远,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故事。

韩涵对自己操控精准度的评断,给出的标准就是一本书的厚度。

至于这本书到底是字典,还是说普通的练习册,就纯看当时的状态跟发挥,以及对赛道的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