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附《195300练功习武》篇(第3页)
“没听说,什么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是一位教育家叫孔子的说的。意思是你光想学,使劲地学,却不肯动脑子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我明白了,就是光学还不行,还要好好的想一想。”
“对了。”
“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哇!比如,你练枪练棍,你想过没有?”
“想啦,要仗义行侠除恶行善,就必须有高强的武艺,像岳飞、鲁智深、武松、展昭、窦尔敦那样的英雄好汉。”
“好,就算你练成了武松般的武艺,能敌得过解放军的子弹吗?”
“敌不过。”
“那就对了,时代不同了,那时会武艺你可以当游侠,现在呢,社会不允许什么游侠。你更不能打架斗殴,轻者是流氓,重则是犯罪。在学校打架你会被处分,被开除;在校外打架警察会抓你,送你去劳动教养。”
“武艺那就没有用了?不练了?遇见欺辱怎么办?”
“武术有用。它的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应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它更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其外在的形式,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精神。至关重要的是,武术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姐姐在说完这些话后,显得有些严肃。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我,似乎在等待我的回应。然后她继续说道:“无论武器如何进步和发展,最终操作这些武器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力量、速度、耐力、敏捷、协调性以及灵活性这些基本素质,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练习武术,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那你支持我练武术哟。”
“支持,只不过我认为练徒手(拳术),比练器械(刀枪剑棍等)要好。”姐姐略有所思:“练武术,姐姐一窍不通,可帮不了忙,武术博大精深不仅要练身手,还要明道义,懂经络,通阴阳,晓五行,识天文,知地理,重科学……。”
“乖乖隆地隆(方言表示惊叹吃惊的意思),还有这么多的名堂!”我惊叹地问:“姐,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这些江湖门道。经络、阴阳、五行、天文、地理、科学……是啥意思?”对于小学生而言,我并不明白。
“你只想练成个小混混,用不着知道那么多。要想学精练好,就得知道这些基本知识,‘道义’就是明白事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经络、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概念,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体解剖,骨骼肌肉,神经血脉;重科学,就是要学好数理化(数学物理化学),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当然,你想了解这些,首先要有好的语文和数学基础,要上好学念好书。”
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但却感觉懵懵懂懂。
“‘学而不思则罔’,的后面还有一句叫‘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倦怠而无所得,误入歧途而导致危险。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都得‘思、学、用’三结合,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以一步一个脚印。”姐姐说。
--------------------
[3]■
习文练武
因家道贫寒,要拾菜捡柴操持家务(以及其后长大勤工俭学)时间有限,我把学习、劳动和练功结合起来。
我蹲马步做作业,压腿时背九九乘法口诀,挑水时默诵课文(原来我和姐姐一起抬水,我随着力量的增长,不再要姐姐抬水,我可以单独挑水了)、江边捡柴时在淤泥中奔跑练习腰腿力量和腹肌、码头扫沙粒捡石子时练习掌力和指力、水底捞柴(竹缆绳)时练‘胎息’(气功功法的一种,训练深呼吸,以延长潜水时间)、拉板车时练习弓步蹬力这个习惯一直伴我终身,现在我看电视都是边看边打太极拳,或者‘叫花蹲’(源于‘叫花功’是丐帮叫花子为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所创),再不就是‘八卦趟泥步’,倒行看电视练身体两不误,愉悦其中。
身体强健了,精力更加充沛,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成绩好了,阅读更加深入广泛,知识的积累和扩充更加迅速,文辅武增,武助文盛,一个“习文练武”的习惯和状态进入良性循环。
习文练武,思学结合,使我原始地体会和感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
在学校,习文练武,使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加强,反映在体育方面的接受能力快速,无论田径、体操、球类,同学无不刮目相看;习文练武,使我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美术、体育各科成绩斐然(唯独音乐除外),受到老师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