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家三口(第4页)
“你倒是难得的清醒”
韩殊跟李学武相处的事件越长,越能感受到李学武的优秀,愈加的欣赏这位“不学无术”的学生。
李学武在企业和强力部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换到地方就一定能行吗?
韩殊觉得李学武是可以的,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表现在其工作成绩和文化水平,更应该表现在于其应对复杂环境所体现出来的适应性能力。
李学武就是有这种在乱中取胜的优秀品质,轧钢厂僵化的保卫处都能被他打开缺口,那地方更广阔的空间还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不过韩殊也赞成李学武要留在企业的观点,倒不是现在企业的待遇更好,上升空间更方便,而是计划。
到了他这个级别,不是能胡乱前进的时候了,哪能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的。
再说了,企业到地方,地方到企业,这种高级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实践之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李学武自己知道,在轧钢厂,他可以做很多事,躲避很多没必要的雷。
再大的风浪,这钢铁行业是不能断了的,没人敢说工人的不是,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候。
轧钢厂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就是厂长以下,很多干部带头下去打扫厂里的马路吧。
“我很赞成你的决定,尤其是当你获得了模范奖状的时候”
韩殊笑了笑,道:“你现在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了,要多为工人们着想,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呵呵,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李学武看着师母道:“还得感谢您和老师的付出,方案有你们的帮助才能完备,我的工作更是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太谦虚了,哈哈~”
没有哪个老师不想桃李满天下的,又没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学生的夸奖的。
尤其是李学武这样优秀的学生,更是让她感觉到了开心。
“文学昨天还说呢,以后不能让你叫他老师了,现在还好,要是你以后得成就超过了他,让他情何以堪啊,哈哈哈~”
“是老师的关爱和厚爱”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道:“我可不敢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话,老师的为人处事还是让我受用匪浅的”。
“他就是个慢性子,就得你这样的学生在后面给他压力”
韩殊笑着起身去楼梯边上拿了一个包过来,道:“这个是给他带的衣服,你帮他拿过去吧,帮我叮嘱他好好吃饭,注意身体”。
李学武也知道自己的时间紧,起身接了包,道:“是您辛苦了,在家照顾孩子不说,还得帮老师处理事务,我替老师跟您道谢了”。
“哈哈哈~去吧”
韩殊既拿李学武当学生,也因为顾宁的关系拿她当自己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