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跳舞(第7页)
李学武上车后,指挥车便启动了,往调度车间的站台开去。
厂办公区就在厂大门左手边往里,是在厂的南端,调度车间在厂车间主干道的最北端,因为铁轨在那边。
这会儿车间开工后主干道上没有闲散行人了,韩建昆也敢快开了,紧赶慢赶的在火车进站前到了地方。
李学武上站台,火车也进了站台。
这边来接站的只有厂办的接待人员,以及炼钢厂在这边的协调办公室人员,和保卫处的人员。
李学武并没有兴师动众的,让所有人都来接,那成啥了。
只有于德才带着几个办公室里的人来帮忙,车带了不少,主要是负责拉行李。
这几个炼钢厂的干部都是京城人,今天都是想着先回家,再来厂里就餐的。
所以李学武也没想着就安排了他们去招待所住,直接给备了车。
而来总厂开会,这些分厂的干部倒是很自觉,并没有带办事员。
包括董文学在内,他们打算直接用炼钢厂驻这边的办公室人员,方便些。
能这么想,也是这么办的,应该就是董文学的建议了,李学武给老师去的消息也是低调为好。
此次回京,董文学是进步来的,可不能出差错啊。
在看到列车停稳后,董文学率众下车,李学武也是一直无法进步的原因,也是他们拼命争夺炼钢厂那一次机会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位置上没出路了,就得想着外放,还得是有好机会的那种。
要不就像李怀德那样,自己开辟出一个机遇,用贸易来打开突破口。
可一般的干部都是走前一种,后一种太逆天了,轻易实现不了。
越到了这个级别越是紧张,上不上,下不下的,看刚才从火车上下来的这几个分厂副厂长对李学武的态度就知道了。
总厂保卫处的实际一把手,又是有消息这一次直接进谠委的,他们哪敢得罪。
李学武就是非常规型干部,人家或是开辟新的出路,或是外调去拼成绩,他则是在总厂内部左右横跳,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借力打力上位。
谁能学?谁能比?
这特么跟在刀尖上跳舞有什么区别!
而现在看,李学武能代表李副厂长和杨书记邀请他们赴宴,并且很随意地做出这些安排,就说明了他现在跳的好着呢。
他们看见的是刀尖,而李学武看见的则是平地。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考验的不仅仅是心态,还有能力。
敢留在京城扛大梁,让董文学去钢城占位置,还有谁比李学武的胆子更大,更有这股狠劲和能力。
关键是他真在轧钢厂站住脚了,也帮助董文学在钢城站住脚了。
当初的冒险行为现在看来就是一种睿智的选择,而下周一的年中会也到了这对师徒收获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