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饮食男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泪水会洗清一切(第7页)

李学武看着他表态,很是满意地笑了,这老小子终于想通了,知道怎么忽悠领导了。

而董文学在徐斯年表态后也是主动拒绝了这份邀请,他讲到了李主任对炼钢厂的要求。

炼钢厂的工业一体化工作不仅仅关系到轧钢厂未来的发展,还牵扯着造船厂的发展节奏。

所以他代表炼钢厂全体班子成员,决定将这项工作要抓紧落实,尽快完成轧钢厂历史性的任务。

今年的中秋他们没办法回京城了,但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炼钢厂完成任务的喜报回京汇报工作。

李怀德在饭桌上点了董文学,说这话提气,可也要真抓实干,做出成绩。

杨叔兴在董文学的示意下,紧跟着表态,表示炼钢厂全体同志坚决跟着李主任的旗帜走,讲大局,讲发展,讲安全,坚决以发展为目标,全力奔向工业一体化的未来。

李怀德对他的发言特别的满意,这就是他想看到的炼钢厂正治生态。

随着地位的提高,结构的稳固,他再看轧钢厂的组织生态结构时目光已经放长远了很多。

作为管委会一把手的他来说,选谁作为工作目标都无所谓,他只看结果,不再关心过程。

李怀德知道,董文学在炼钢厂的工作有着李学武坚定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杨叔兴主动靠向自己,就说明董文学是在努力做工作的,也听得进去他的意见。

在前往调度车间的路上,李怀德主动叫了董文学上车一起说话。

到站台上候车的时候,两人依旧在聊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交代似的。

火车轰鸣,承载着归途的旅人,也带回了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

周六下午上车,周日早上八点多下车。

正因为是周日,所以众人一出站台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就算是有工作,那也得等周一再说了。

韩建昆开车来接的李学武,先由着他和韩建昆把从钢城带回来的东西装上车。

李学武同李怀德打了声招呼,这才回了车上。

李怀德也有车来接,不过离开的方向看着不是出厂区的,应该是去招待所了。

当然了,大早上的,不可能是去找刘岚的,很有可能是去了解情况的。

李学武就不信,他敢离开轧钢厂,离开京城,而在这边没有布置。

这人搞业务水平不高,搞人的水平可不低。

说杨凤山输的有点冤,可要说杨元松,那是一点都不冤。

起先李怀德也很畏惧杨元松,本以为对方是比杨凤山还要难搞的人物。

没想到摆平了杨凤山,再看杨元松,这么的稀松拉胯,不堪一击。

不过就算是战略上看不起,但在战术上他是一点都不给对方留死灰复燃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