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修罗场(第4页)
李学武很坦然地看着他,并无反驳地说道:“穷怕了,眼巴前一条大鱼游过,能吃下多少全看咱们的能耐了”。
“嗯嗯!”
夏中全按灭了烟头,点着李学武说道:“你要是这么说,那可以研究的方向就多了”。
“首先就是发动机的生产线和技术会被快速提升一个量级”
……
“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轧钢厂的技术升级和产能升级上来”
夏中全微微皱眉思考着,顿了一下,这才问道:“昨天你跟领导谈的产业转移项目真的能上马?”
“必须上马”
李学武态度认真地说道:“重工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早就定下了,这一次是机遇性调整,但整体布局不会有大的改变”。
“你可以想想”
他指了指夏中全说道:“咱们钢铁工人的典型形象是什么?”
“是不是戴鸭舌帽、拿大铁钎、戴防护镜,在炼钢平炉前操作,钢花四溅,感觉非常光荣?”
李学武在说这段话的时候表情上并没有光荣的意思。
他在随后的话语中也给出了解释:“事实上,那是世界公认落后的平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能耗高、效率低、质量差”。
“我为什么跟李主任提出要出去看一看?”
“就是想看看咱们的技术跟世界冶金行业和轧钢行业
修罗场
“好好好,这个安排好”
李怀德也是懂用人之道的,看见大家为了出去玩却不想耽误了工作的表现,他对这个安排满意极了。
如果轧钢厂的同志们都有如此的工作热情,集团化目标何愁不成啊!
“给后勤说一声,去海边玩,咱们还要吃海鲜”
李怀德大手一挥,在李学武的提议上加码加磅,更要刺激大家卖力气了。
明天周六,大家还不得晃膀子干啊,争取再签下几单,啥钱都出来了。
李怀德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包括跟李学武的默契配合,离不开他这种超前的管理思维。
虽然与后世那种市场化经济管理思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他有着一颗学习的心,一个包容他人的度。
活该他在离开轧钢厂以后还能成为董事长,还能在未来生存啊!
栗海洋听见领导吩咐,小跑着去找后勤主管协调去了。
而沙器之却是请了李怀德往楼上去,李学武和景玉农正等着他呢。
主要还是跟他汇报关于游艇项目的具体工作,同时沟通和请示相关产业的布局调整,以及回去后与其他三产合作工厂的沟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