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未卜先知(第3页)
“由于地势低洼,房屋基础建低了,容易被水淹,基础只能用土堆高,压道机压实,做人工地基,在回填土上面作基础”。
李学武站在码头上,望着工区和办公区,微微点头道:“我们的工人是最可爱的人,更有敢叫天地换新颜的魄力和毅力”。
“所以我选择了这里”
安德鲁听懂了李学武的言外之意,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
李学武见他如此说,也是笑了笑,说道:“合作本就是为了共赢,至少目的是一致的”。
他转回身,示意了脚下的船坞,道:“营城造船厂具有很深的发展潜力,从我们建设的船坞您就能看得出来”。
“万吨巨轮嘛~”
安德鲁笑着点了点头,很是理解地说道:“现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标准运力,港城那边也在发展巨轮经济”。
“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他,肯定地说道:“相信我,我们厂拥有不输于国际领先的目光和思想!”
“您看到的是万吨级船舶制造船坞”
他手指点了点下面,认真地说道:“我看到的是,万吨标准巨轮成批量出现,能带动多少商品的流通,更能带动多少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讲”
李学武又把手指点向了徐斯年,说道:“万吨巨轮的制造能力,更代表了造船厂的未来和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造更大的船,更多的船,更有信心和能力制造更小的,更豪华的船舶”。
“这一点请您放心”
徐斯年见李学武将话头交给了自己,点头确定道:“中国有句老话,叫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
“营城造船厂现有技术储备、人力储备、材料储备,完全满足于未来的高速发展”。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了脚下的船坞,以及远处的机加工车间,道:“现有的生产能力还没有达到峰值,正如李副主任所说,船厂潜力无限”。
“我理解”
安德鲁点点头,目光所及,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模样。
他示意了船厂的几个船坞,对着徐斯年问道:“明年有生产计划了吗?”
“未来三年,甚至是五年”
徐斯年很是自信地笑了笑,点头道:“实际上,机加工车间已经在马不停蹄地生产了”
“只是今年是完)
393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