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以牙还牙(第3页)
他们的岗位没了,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再等市里安排,猴年马月去了。
话再反过来说,就算轧钢厂答应全盘接收这些工厂的管理层,那人家就会感激轧钢厂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我们本来干的好好的,是你要我们的土地,所以我们是被迫不得不妥协的。
至于说争取来的各种利益,那完全是市里协调的功劳,要感谢也得感谢市里的邱主任。
啊,你要这么一想,轧钢厂是得到了土地,也得到了这些工厂。
但是,却并没有得到这些人的心,更惹了一肚子气。
人家来了你轧钢厂,以前是鸡头,现在是凤尾,人家能愿意。
当然了,这些工厂同意邱礼明来谈整合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明白的,就是邱礼明说明白的。
轧钢厂发展在即,马上就要晋级,更要实现集团化了。
这个时候不上船,还等什么时候再上船?
借着轧钢厂的东风,整好了还不是三年跳两级啊!
就算不跳两级,跳一级也是白白赚来的。
这些工厂早就已经发展到了瓶颈,不然市里也不会舍得甩了他们换资金。
对于这些干部们来说,再进一步只能是往市里工业口进了,可哪有那么多的萝卜坑啊。
现在轧钢厂有一飞冲天的姿势,就算是附于凤尾,也是飞在天上的跟屁虫,总比地上仰望着的癞蛤蟆强。
所以,这些工厂的负责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帽子和位子来的。
以后晋级和集团化目标实现的时候分润给了他们实惠还好说,要是没有分给足够多的蛋糕,你说他们要闹不要闹?
乱你的军心,扯你的后腿,告你的刁状,到时候你发展的再好,那也是有核心问题的。
只是人心这一项,永远都不可能满足,更不可能平均。
你就说,轧钢厂两次飞升的机遇,给他们多少是多?
真给了他们,那轧钢厂原本的干部会怎么想?
心凉之下谁特么还给你卖命啊,说不定要把你老李拽下来,换一个真正给他们说话的主任上去。
人事的坑尚且如此步步都是坎儿,那财务的呢?
财务的就是连环坑,套环坑,坑得你发展速度降低,坑得你没钱再跟市里装哔。
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厂,你整合资源的时间再快能多快?
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你等得起一点一点地查账,一点一点地把他们跟其他单位的三角账厘清?
别闹了,当初李学武和景玉农去主持收购摩托车厂的时候,不知道闹了多大的乱子。
如果不是市里和工业的干部跟着,李学武陪着景玉农,她一个人可摆不平。
你看着是李学武单枪匹马地陪着她,且不知道指挥车上的电台一直开着,厂区外不起眼的地方停着不下两百人的车队。
我特么既然敢接收你,就不怕你作妖,你敢闹,我就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