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饮食男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4章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第2页)

其中当然就包括招待所。

李学武是下楼后,通过服务员的介绍才知道这里有丰富的早餐提供。

还得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早餐就吃海鲜是不是很棒?

对内地人来说这样的早餐当然很丰富,但对于沿海居民来说,只是一种无奈。

不是内陆食物吃不起,而是海鲜更有性价比。

一个馒头一碗粥,一条海鱼一盘菜,海鱼有点咸,凉菜有点淡。

对于不挑食的李学武来说还算不错,樊华倒是笑着调侃了几句。

她倒不是抱怨,只是聊了聊内陆与沿海饮食文化上的差距。

这种差距在后世因为物流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对薄弱了许多。

你在内陆边远县城也能吃到石斑,在沙漠城市也能吃到大虾。

但是在这个出门需要介绍信,火车不比汽车快,汽车只比牛车快的年代,饮食习惯和矛盾还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

樊华就说起她爸来了,有一次去蒙内出差,结果看见做饭的妇女手抓牛粪烧火,然后又回去烙饼,彻底吃不下饭了。

李学武逗她说草原上的牛羊吃的都是干净的草。

樊华却是笑了,强调说牛羊吃再干净的草,拉出来的也是粪。

到营城以后的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李学武只点问题,不会刨根问底。

调研就要有调研的态度,把食堂和工人的卫生搞上去了,业务工作邋遢了也不行。

这次来的主要目的还是人事变革,其次是业务检查,最后才是这些边边角角。

他和徐斯年说说笑笑的,好像真没在意这些问题似的。

但下一次来,他再看到这种情况可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不用他说,徐斯年也知道该怎么办。

人事变革工作推进缓慢他知道下面有顾虑,可卫生问题要是抓不好,那就是心坏了。

当然了,徐斯年黑脸是做给下面看的,内心有生气,可也没那么严重。

他就是从机关下来的,自然清楚李学武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留着等李学武走了以后慢慢算账,当前紧要的是完成这一次调研工作。

“咱们厂有文艺宣传队吧?”

李学武见着周苗苗和樊华端着饭菜过来,便主动问了一句。

他示意了远处的空位置,并未在造船厂机关秘书提前安排好的一块区域停留。

徐斯年见调研团队都分散开就坐了,他回头瞅了一眼班子成员,这才跟着李学武往远走。

他们边走边说,“有是有,但还很薄弱,主要依靠工人自发配合和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