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京城吴彦祖(第3页)
正因为掌握了沟通的便利,口音又有了东北风味,她在营城船舶很快便打开了局面。
她父亲安德鲁留下的那些人没有任何机会架空她,更没有能力隔绝她与红星厂的接触。
掌握了吉利星船舶,她便将目光放在了已经开始投建,未来会成为内地标准集装箱港口的营城港区,这是她向父亲证明自己有实力作为接班人的最好机遇。
拿到营城港区的运营牌照,分得这里的贸易和航运份额,吉利星船舶将会成为辐射整个东北亚以及东南亚的重要商业航运巨头。
至于说跟李学武的私人关系,那只是她打开沟通和交流的敲门砖。
就算李学武在上一次已经答应她,会帮助吉利星船舶得到港区的代办权,可她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李学武实现他的承诺。
只要逮着机会,她便要来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哪怕只是维持这种亲密也行啊。
尘埃落定之前,变数就会存在。
她输不起,也不愿意自己的付出付之东流。
所以,每个月一次京城,她比董文学回京都勤快,一定要等到李学武才肯回营城。
这一次来钢城,她也是听说了红星钢铁集团将在这边有大动作。
倒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与李学武的关系,她也想看看,有没有适合吉利星船舶的投资机遇。
外企在内地的投资环境太复杂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碰到雷区。
可这里遍地都是黄金的印象,依旧保留在马可波罗的传记当中。
父亲在同她交接的时候就对她讲,这里的财富是穷尽她一生都看不到边界的。
确实,这大半年她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只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就让她开了眼界。
原来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一个托拉斯企业是这么的容易。
没错,李怀德和李学武一起创建的新形势,在凯瑟琳看来只是一种商业活动。
如果按照她的思维理解,这片土地上能孕育出无数个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托拉斯怪兽。
可是,让她不能理解的是,迄今为止,她都没有再从报纸上看到有类似于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新企业诞生。
她也问过李学武这个问题,李学武的回答是,她只看到了商业部分,那只是集团进化的冰山一角。
在这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商业活动并不是全部,正治才是主流。
抱着学习的心态,凯瑟琳也开始尝试着,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一些李学武教给她的正治技巧。
还别说,出奇的好用。
所以,与其说她是来取经的,倒不如说她是来取经的。
对李学武的年轻她就已经很惊讶了,这是她在内地见到的最厉害的男人。
一个掌握了红星钢铁集团发展命脉的男人,一句话就可以左右一个项目的生死。
没想到他的身边,还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要不怎么说她是资本家的闺女呢,刚刚还觉得对方粗鄙不堪,现在的评价已经变成了优秀。
其实也能理解,她出身于欧洲老牌资本家族,是地地道道的欧洲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