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页)
“第三,集中全力招商引资,到今年年底之前,每位班子成员至少拉来一个亿的投资目标。”
谢蔓莉开局就出一张王炸,全场瞬间炸锅!
前两项在接风宴上已经讨论过了,在此不做探讨。
唯独最后一项,众人不敢苟同。
孟凡升第一个提出异议:“谢书记,咱们棉北是省级贫困县、全市最落后地区,你上来就给每人布置一个亿的目标,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汪忠是孟凡升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如其名,也是孟凡升的忠实狗腿子。
即便排名最靠后,也要第一个出声力挺孟凡升。
“我认为孟县长说得很对,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踩坑。”
有了汪忠打头阵,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强烈反对谢蔓莉的政策。
纵使谢蔓莉拥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斗不过对面七嘴八舌,只能向周墨投去求助的眼神。
周墨当然不能让大姐大吃亏,立即出声力挺。
“棉北虽穷,却拥有一百二十万人口,在整个天星市所有区县里排名靠前,无论是劳动力数量还是消费潜力,都非常可观。”
“咱们九个人九个亿的目标,按照人口密度换算下来,完成其实并不难。”
“只要方法得当,宣传到位,很容易吸引外资。”
孟凡升不想当众跟周墨对喷,直接给汪忠使了个眼色。
汪忠心领神会,立刻充当嘴替:“周县长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那么容易拉投资,棉北至于一穷二白吗?”
周墨当仁不让回怼:“棉北的贫困,在我看来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有山,有水,有人口,有资源,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大家不应该反思吗?”
周墨气势咄咄逼人,剑锋直指孟凡升。
意思就是棉北的贫困,完全归咎于他批发乌纱帽,搞得官场乌烟瘴气,经济怎么可能好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