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新命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七八章 来意(第1页)

转眼间到了十二月下旬,崇祯十六年的正月即将到来。

而清虏那边也将迎来多尔衮夺位后的京罗硕,派遣在前番钱粮交易中奔走联络之人携带正白旗大臣萨穆什喀的书信,前来盖州城投递询问议和结果。

杨振见了来人,看了书信,但是以身为外镇,与大明京师远隔山海,消息迟缓为由,只是推说不知。

随后仅仅隔了三天,硕托派来金海镇的信使,带着他的书信也来了盖州城。

这一次,硕托心中似乎也有了什么预感,在书信中除了询问两国议和的进展与结果之外,同时表示,希望两国议和结果不会影响之前他与杨振见面时达成的约定,并建议新的交易时间定在即将到来的正月中旬。

杨振再次召见了信使,亲自看了他们用汉文字斟句酌写就的书信,并让信使带回了自己的口头答复。

关于两国议和的事情,杨振的口头答复与先前对罗硕、萨穆什喀的答复一样。

但是对于能否信守前约和继续贸易的事情,杨振给出了一个他们希望得到的答复,也即“肯定”的答复。

正所谓兵不厌诈,议和本身就是消灭敌人的一种手段,杨振眼前的目的就是诱使他们把准备用来贸易的大笔银子,运到海州城存放。

哪怕是运到辽阳城也行。

只要他们把银子运过来,后面的事情,就由不得他们了。

杨振不会拒绝交易,他要用钱粮交易一直吊着他们,一直吊到崇祯十六年的春荒真正开始为止。

虽然之前杨振从祖思、邓常春等人那里获得的各种消息都表明,崇祯十五年清虏那边因为持续干旱所造成的粮荒很严重,清虏西边的蒙古部落方面和北方的伊彻满洲各部落在入冬后纷纷向盛京城请赏求援。

但是杨振对此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清虏八旗过去在大明关内、高丽半岛,包括从边外蒙古部落以及北方伊彻满洲各部落抢掠到的东西,实在多到难以想象。

虽然这两年清虏八旗没有机会南下抢掠关内了,但是他们以前抢来的东西,以前的储备和家底,到底还有多少,邓常春这样的人也未必能够全部掌握。

事实上,从硕托与自己达成互市贸易的约定之后,两个来月过去了,除了带有试探性质的那一次交易之外,清虏貌似并不是很急于这场交易。

所以到底是自己在用贸易之事吊着多尔衮,还是多尔衮在用贸易之事吊着自己,最终拉自己下水,有时连杨振自己都有些拿不准了。

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即将到来的崇祯十六年正月,对于多尔衮来说将会是一道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的难关。

因为他已经即位小半年了,即位的时候没有大赏各方,到了现在,面临正旦改元、其外藩各方朝贺的关口,他将不得不硬着头皮厚赏东蒙、漠南、漠北各部落,以及北方所谓伊彻满洲各部落。

除了这些外藩部落之外,还有八旗所属各种黄带子、红带子、各种王公大臣和各种铁杆庄稼们。

这其中,八旗所属各王公大臣们和铁杆庄稼们或许可以用共度时艰的理由进行克扣,但是那些以臣服换取保障的外藩部落,可不会一直跟你共度时艰。

之前,黄台吉为了节省这份开支,一度以生病在身为由,取消了各方贡使在正旦前后到盛京朝贺与领赏的礼仪。

但那时候黄台吉是真的有病,确实不方便出面接见这些外藩部落王公或者首领们,所以宁肯背着有辱国体的非议,也不想让别人见到他的鬼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