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零章 思变(第1页)
杨振在营口城内停留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之后,于崇祯十六年三月初十的傍晚,带着卫队登上了停泊在西门外不远处三岔河主航道东侧避风港内的瀛洲号巨型夹板船,随即下令整支船队扬帆启航。
进入三月中旬,北方冰雪融化,下辽河一带的大小河流里水量非常丰沛。
不仅汇聚众多河流的三岔河主航道足以通航大船,就连其主要支流浑河和太子河,也一样可以通航。
袁进早一步撒出去的斥候哨探,沿着三岔河两岸往北勘查了近百里的距离,虽然未曾真正抵近辽阳城下,但是对杨振来说,他们实地勘查获得的敌情、地形与水文情况,已经够用了。
几百年后,太子河两岸农业、工业发达,用水量剧增,尤其上游修了水库截流,导致太子河中下游径流量锐减,航道严重萎缩,仅下游部分河段通航。
但是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上述种种情况皆不存在,来自上游广袤山区的大量冰雪融水和各大支流汇入主河道,足以使其辽阳以下河段支撑起瀛洲号这样的大船了。
当然,瀛洲号能不能直抵辽阳城外,杨振也并无把握,但是他一点也不担心搁浅,或者整个船队无法直抵附近。
因为除了瀛洲号、乐浪号、鲸海号这三艘巨型炮船之外,整支船队里面尚有二百四十多条四百料、二百料船只,还有六十多条二百料等级以下的各式平底沙船和快哨船。
而这也并不是这一次沿水路出兵辽阳城的全部水师船只。
这只是金海南路水师团营的主力船队而已。
后续还将由坐镇营口城的袁进按照杨振的计划,陆续派出胡长海、胡大宝叔侄俩带领金海西路水师的其他船只往北运送各种补给物资。
与此同时,杨振也没忘了命令袁进、吕品奇和祖克勇三人共同配合执行其水陆并进的方略。
就在杨振乘坐瀛洲号启程北进的京努山,早在两天前已经从邓常春的嘴里得知了盛京城来的诚郡王硕托一行人谈判失败,并被金海镇扣押的消息。
而且,他还在邓常春的强烈要求下,派出了一个牛录的人马,护送邓常春前往海州城报信去了。
但是他没想到,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果,金海镇的军队这么快就兵临城下了。
作为清虏两百旗下的宿将之一,要说他有多么惧怕金海镇明军来攻,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作为镶白旗下的宿将之一,他还真是没有打过守城战。
再加上城中现在只有四个牛录,而且其中有两个还是镶白旗旗下的汉军队伍。
自从发生了“析木城”驻防汉军兵变的事情之后,辽阳方面已经对辖内各地驻防八旗满官下达了密令,要他们仔细摸查旗下汉军将领动向,小心提防旗下汉军将领哗变。
正因如此,护送户部右参政邓常春前往海州城去的队伍,他都派的是满洲牛录,说是护送,其实就是押送。
至于城内汉军,他不敢派遣,也不敢信任。
也因此,当努山闻讯登城,看到大批金海镇明军正在雾气消散的西门外挖掘工事,他只是纠结了片刻就果断放弃了出城作战的念头,马上下令堵死各个城门,准备守城作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