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大捷(第1页)

丘福三人行了礼,道:陛下,臣等这里有一份奏报,想请陛下看看。

  朱棣坐下,倒没想到居然此来是为了公务,便朝一旁的亦失哈使了个眼色。

  亦失哈会意,取了奏报送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看着皱眉。

  张辅来书信啦。朱棣道:这个小子还是这样,心太浮躁了,朕让他在成山卫等一等,他就心急了。

  丘福三人彼此交换了眼神,丘福道:陛下,他乃忠臣之后,如今年长,却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立功心切,这也情有可原。

  朱棣似乎也大抵能明白张辅的心理,便道:是啊,他想要光耀门楣,不使他的父亲蒙羞,这些年来,小功劳有不少,也肯苦干,平日里排兵布阵还有骑射的功夫,也都打熬了不少,朕敢断言,将来他一定和他的父亲一样,必为我大明柱石。

  顿了顿,朱棣又道:可他太急了,每日想着的,都是去边镇立功,这样也不好,他毕竟还年轻啊。

  丘福笑着道:陛下,臣倒以为这没什么,当初陛下和臣等这样年龄的时候,不也如此吗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好事。

  朱棣将奏疏搁下,抬头看着丘福三人,道:那么你们的意思是

  如果只是为了拿奏报给他看,不必这样大张旗鼓,这三个都督一起来,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丘福道:臣听说,为人尊长的,自当爱护自己的子弟,张辅想要立功,也是情有可原。臣以为……这也是理所应当。

  朱棣听罢,颔首道:是啊,将来能统兵的,只怕只有这张辅了。朕对他有极大的期许。

  这也是实话,朱棣这方面的眼光还是有的。

  这么多的子弟,他们的父辈一个个都是大功臣。

  可说实话,如今他们的父辈们都已位极人臣,只是这些子弟呢,不成器者居多,就算偶有成器的,也没有将心思放在带兵上头,毕竟……带兵辛苦,兵法操略,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说到这里,君臣们的心思不由得暗然。

  他们想起了当初自己冲锋陷阵的往事,想到了当初自己如何披挂,率领军马,如何横扫自己的敌人。

  可他们终究都老了,可是后继之人却是寥寥。

  子孙们只想着享福,谁愿意像我们当初一样呢朱棣带着感慨,继续道:人都说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坐天下,在朕看来,这是放屁,没有人给这些温柔乡里不肖子孙们戍边,没有人给他们扫清外敌,他们靠几本论语,靠几句之乎者也,江山就能稳固吗这些狗屁话,朕听了便窝火。

  丘福道:陛下息怒,臣等的意思是……还是下旨,令张辅及早动身吧,他既想在边关立功,便遂了他的心愿。

  朱棣眉一扬:成山卫那儿,当真没有什么异动

  奏报中说的明白,没有异动。

  朱棣颔首,叹口气,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道:那就让五军都督府下令,让张辅往宣府去吧。

  丘福道:遵旨。

  朱棣皱眉,不语。

  见陛下怏怏不乐。

  朱勇道:陛下又咋了

  朱棣笑了笑,道:朕方才说的话,实在气闷啊,朕在想,我等百年之后,这天下,谁来守卫这大明的社稷看来,肯尽心用命的也只有一个张辅了。

  这话确实让人沮丧,自打进了南京城,莫说那些子弟,便是许多军将,便都沉溺在这温柔乡中了。

  可以想象,一旦到时候遭遇了外敌,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