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拿钱砸死你(第1页)

王宁的脸色惨然。

  只觉得此时,所有看他的目光都是阴森的,那摇曳的道人手中的铃铛,当真是在催命一般。

  很快,在父亲和儿子的劝说之下,他进入了偏房。

  地方选的很好,若是正厅或者寝卧这样的地方,难免会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恐怖的印象,而且看着也不吉利。

  至于柴房之类的地方,又太小家子气了,好歹也是驸马,不能自降身份。

  只有这小厅总还不算失了身份,也不至于膈应了自己的子孙。

  白绫已准备好了,是上等的绸缎,王宁的次子很贴心地将白绫挂在了梁上。

  一炷香之后,王宁晃晃悠悠地挂在了梁上,王老太公哭着带着两个孙儿进去检查了情况。

  长孙王素随即便开始哭,要将梁上的王宁抱下来。

  王太公却是拦住了他,道:且再等一等吧,怕没死透。

  于是又耐心地等了一炷香,确保死得不能再死了。

  当下,爷孙三個才放开了嚎啕大哭起来。

  这厅外数百人,王宁的儿媳,还有家人、仆人们,像条件反射一般,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突然一齐发出了嚎哭声,哭声震天,声震瓦砾。

  道士们绕着厅外绕圈圈,时而念念有词,时而跳跃,手中铃铛,铛铛铛的作响。

  孝子孝孙们个个悲痛,几乎要哭得断了气,一齐将王宁的尸骸入殓。

  因为准备得比较充分,所以灵堂也布置得妥妥帖帖,棺椁入灵堂,无数人涌入,又是哭声一片,阖府上下,纸钱乱飞,鬼哭神嚎,一派悲戚又热闹的景象。

  ……

  陛下……蹑手蹑脚的亦失哈进了小殿,朝朱棣躬身道:王家传来了消息,王宁卒了。

  朱棣手中拿着奏疏,只轻描淡写地抬头看了亦失哈一眼:倒是可怜了朕的妹子……

  说着,他顿了顿,才又道:礼部派大臣去祭祀吧。

  亦失哈道:喏。

  朱棣手搁在御案上:如何卒的

  亦失哈道:说是上吊。

  朱棣摇着头道:留了全尸,总也还好,这是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

  说罢,便没有再追问这件事,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般。

  他阖目,心思在商行的事上头。

  商行的规模已经不小了。

  按照张安世的说法,再靠在京城敛财,迟早要竭泽而渔,这鱼苗都他娘的要一网打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