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江湖听风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碧波分流掌(第1页)

碧波分流掌

青莹剑被云天行以双足踏住,一时无法撤回,饶是萧溪水见多识广,也不禁为之一惊,心想:

“难怪秦老帮主一直告诫我们,不要轻视云天行,看来这小子果真有些能耐。”萧溪水毕竟是一派之长,短暂的失神后,立即恢复了镇定,道:“云少主好手段,萧某佩服!”说罢,左起一掌,呼的向云天行击去。

这一掌来得极快,掌风中夹带的湿潮之气,竟似使空间都发生了扭曲,这正是萧溪水赖以成名的绝技——碧波分流掌。

关于这套掌法的来历,一直都是巴蜀江湖上的一大谜团。虽然萧溪水曾多次对外表示,碧波分流掌是他自创的掌法,但有不少人都对此表示怀疑。

要知道,自创武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不少高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创造出一套可以留名传世的武学,萧溪水一个使剑的,突然创出了一套十分厉害掌法,并藉此名传江湖,这怎能不叫人怀疑?

其实,碧波分流掌真正的创造者并不是萧溪水,而是一位禅僧。这位禅僧跟那些在寺院内整日撞钟念佛的僧人不同,他虽然虔心向佛,但却不愿一生都被束缚在围墙之内,所以,自遁入空门,他便离开寺院,在外云游四海。

每到一处风景胜地,他便停留数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参禅悟道。寺里的僧人都说他贪恋红尘俗世,佛心不固,他却笑着说:“我心中有佛,何处不是大雷音寺?非要在那方寸之地,才可成佛吗?”一番话说得寺内僧众哑口无言。

这一日,禅僧来到一条溪水边,见这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四下又无人迹,于是便在溪边大石上盘膝坐下,参禅悟道。

坐了几日,心中有所感悟,于是便以金刚指力,将心中感悟,刻在了溪边一块大石上,随后便离开了。

禅僧在大石上刻写的内容,正是碧波分流掌的修习要诀。后来,禅僧去一个大户人家化缘,恰逢天晚,户主好心留他过夜。

这位户主姓王,因其心地善良,又经常施舍穷人,大家都叫他王大善。

这王大善自幼习武,颇有一些武学根底,每每遇到会武功的人,总要跟人家切磋一番,不分个输赢胜负,必是不肯罢休的。

禅僧用素斋时,王大善陪同在侧,其时恰巧有一只苍蝇在两人面前飞来飞去,王大善有意卖弄武艺,笑道:“这只苍蝇好不识趣,竟敢打扰大师用斋,看我送它归西!”说罢,拿起一双筷子,伸手一夹,眼看就要把苍蝇夹住,禅僧突然伸筷,将王大善的筷头撑开,等那苍蝇飞走了,他才将筷子放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万物皆有灵,且让它去吧。”王大善是个见过世面的,单看禅僧这一手,就知道他的本事绝不在自己之下,于是便邀禅僧比武切磋。

禅僧摇头拒绝,道:“贫僧习武,只为防身,从不与人较技。”王大善不依不饶,非要与他切磋。

禅僧无奈,道:“近来贫僧新悟了一套掌法,还未与人试过手,既然施主执意要切磋,那贫僧便用这套掌法与施主过招吧。”王大善笑道:

“甚好,甚好!”两人拆了三十余招,不分上下,禅僧有意相让,故意露出破绽,王大善见状,立即欺身上前,抬手便是一掌,禅僧举掌相迎,却被王大善一掌震退了七步。

禅僧稳住身形,双手合十,道:“施主功力浑厚,贫僧远不及矣。”王大善知道是禅僧有意相让,当着这么多家仆的面,不好明说,只微笑道:“险胜而已,大师过谦了。”

碧波分流掌

衙役们一个个咬牙切齿,都拔出刀来,嘴里叫嚷着,却无一人敢上前。

“大和尚,你把人害了,又跑这里来念经,到底存的是什么心?”

“秃驴,你忘恩负义,草菅人命,又当堂脱逃,罪加一等,还不速来受死!”

“你已经被包围了,识相的自己了断,可以免受刀俎之刑,不然,我们一人一刀,送你去西天面见如来佛祖!”

“不要怕,咱们这么多人,还打不过他一个吃素的?大伙儿一起上,砍死他!”

“对,一起上,砍死他!”十来个衙役一拥而上,挥刀一通乱砍,砍完收刀,定睛一看,那禅僧依旧坐在那里念经,居然寸缕不伤。

衙役们就跟见了鬼一样,一个个面如白纸,战栗不止。

“妖僧!这是个妖僧!”

“真是妖僧!我每砍一刀,他脑后就闪过一道金光,就好像有个无形的屏障,把他护住了,根本砍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