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页)
许承义心中一惊,难道这是怀上了?他连忙让周立人请了大夫到家里把脉。
大夫却说沈青茵是因为常生闷气导致肝气郁结,进而食欲不振,大夫开了健脾理气的汤药方子,又建议沈青茵要经常出门活动,不要老是关在家里,开导她心里面不要藏事,有什么烦恼要学会对人倾诉。
许承义知道沈青茵年纪轻轻经历了家庭变故,先是父母离世,后来弟弟又出车祸,现在那个“云飞哥哥”大概也让她失望之极。
许承义害怕沈青茵想不开,也没心思去军营,呆在家里守着她,给她洗头洗脸,洗逼洗脚,强憋着一根硬屌也不去骚扰她,还答应她,等她病好了就带她去申城看弟弟。
喝了大夫开的汤药,沈青茵稍稍能吃下一些烂软的食物了。
许承义又花钱雇了一个会做本帮菜的老妈子,一日三餐,变得花样做些清淡的吃食给沈青茵。
最让沈青茵高兴的是,去申城的姑母回来了,她带给了沈青茵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弟弟沈青泽苏醒了。
不过,姑母也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沈青泽的一条腿可能会瘸,但是医院又说有个刚从德国回来的外科医生,医术高明,可以找他做手术试试,可这医生行踪不定,而且手术的费用也是个天价。
沈青茵的心情,就好像打吊水的桶,忽高忽低,还好许承义答应帮着找找那个医生,沈青茵才稍微心安了一点。
有了姑母的悉心照顾和好言劝慰,沈青茵的病终于好了起来。
许承义别提有多开心了,趁着风和日丽,他决定带沈青茵和姑母去桑溪附近的白虎山踏青游玩,金凤则留下看家。
吉普车开到了郊外的白虎山脚下,许承义带着沈青茵和姑母轻装上山。
周立人背了水、干粮水果蜜饯等一应吃食跟随其后,他的脖子上还挂着相机,周立人此次不但肩负挑夫的重担,还得给许沈二人和姑母拍照。
春日的山林,新叶吐绿,郁郁葱葱,这一团粉粉的桃花,那一簇雪白的梨花,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杜鹃,山中空气清新宜人,山间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许承义从上山开始,一直牵着沈青茵的小手,虚寒问暖,一会儿让周立人拿出水来给她喝,一会儿问她走累了没有,作势要背她上山,当着姑母的面秀恩爱,直把沈青茵羞得咬唇嗔怪。
几人走走歇歇,欣赏着美不胜收的春景,沈青茵沉闷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小脸上有了久违的笑意,加上爬山发热,一张娇颜粉润,堪比开得正艳的桃花。
许承义心里美得冒泡,触景生情,诗性大发,随即停止步伐,搂着沈青茵吟诗一首,“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沈青茵别过小脸,抿嘴吃吃发笑,许承义也不生气,伸出大手,捏着她的小下巴,扳过小脸看着自己,“怎么,你觉得我是个大老粗,不配吟诗?”
“我可不敢!”沈青茵再次别过小脸,到底还是没忍住,笑着看向姑母,“姑妈,你觉得呢?”
“嗯,我看承义可不是个大老粗,他在军营里呆久了,难免沾染上一些当兵的坏习惯,承义骨子里也是有读书人的风骨的呢!”姑母可是个人精。
听到许承义吟诗,姑母猜想他肯定也是念过几年书的,何况许承义这个军需处长好歹也是个上校级别的大官,没点文化怕是爬不到这个职位的。
“还是姑妈信任我!青茵,你就这么小瞧我吗?我十二岁就进了粤东武备学堂,在那里认认真真上了四年的学!”许承义颇有些得意。
二十年前的武备学堂,相当于现在的军事学院了,沈青茵有些不服气地撅了撅嘴,“我也能考上好大学!”
气氛顿时有些不妙了,的的确确,如果沈家没有发生变故,沈青茵应该在一所极好的大学里念书了。
“咳~承义~这白虎山的山顶上有座非常有名的寺庙,你去过没有啊?”姑母为了缓和气氛,连忙扯开话题,“听说到庙里许愿很灵验的!”
“姑妈,我去过一次,不过没有许过愿。”姑母的问话正中许承义的下怀,他用征求的目光看向沈青茵,“青茵,要不我们爬到山顶,你和姑妈也去庙里许个心愿?我呢,我也想许一个!”
“好,好,承义,我们就爬到山顶,我是一定要许愿的,唉,这几年,流年不利,诸事不顺,青茵,我们上山去许愿吧!”姑母撺掇着沈青茵。
“去就去呗!”沈青茵心里始终牵挂着弟弟的病腿。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行人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达了山顶上古朴庄严的寺庙。
在庙里用过斋饭,有市侩的居士,看身着军服的许承义气宇轩昂,沈青茵高贵脱俗,便推荐他们到后山的寮房休息,说是晚上可以泡温泉听松涛,清晨可以观云海看日出。
姑母听了有些心动,自从夫家落败,她许久不曾享受到这种有钱人才能享用的奢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