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若说对谢文端是恨铁不成钢的痛恨,我对父皇的感情又要复杂得多。
前世,父皇围场受伤,临终时写了手书,想让李贵妃的幼子登基。
太子不能登基,只有死路一条,父皇那道旨意,不仅仅是传位圣旨,还是谢文端的催命符。
但偏偏,他又留了一道为我赐婚李家嫡子的旨意,还为我择了嘉州为封地。嘉州富庶,我身边还有三百近卫,只要我远离帝京,此生便可富贵无忧。
我抬头看向父皇,他亦垂眸。
眼中竟含了一点泪。
「芸娘十六嫁我为皇子妃,一晃二十三载。
「朕同她两小无猜,举案齐眉,如今竟是天人永隔。」
父皇声音中的悲伤不似作伪,他是真切地为母后的离世感到伤心。
可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呢?
你若真的跟母后感情深厚,又怎会放任李贵妃苟活于世?
可我此刻什么话都问不出。
只能伏在他膝头落泪。
为我,也为母后。
4
许是含了几分补偿心态。
母后的葬礼声势浩大,我和谢文端都有封赏,连一直被父皇忌惮的大舅舅都升了官。
前世,母后死后,大舅舅只得了寻常赏赐。
这一世,却被擢升为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
前首辅梁文源辞官后,本是李贵妃的哥哥李群英声望最高,前世,李群英顺利成为首辅,可现在升任首辅的却成了大舅舅。
这确实让我有几分始料未及。
前世母后死时,我沉湎于悲伤之中,很多朝堂之事一知半解。
只记得不久后,大舅舅被申斥,贬官外放。
李群英任首辅后,同东厂程谨勾结,把持朝政许久。
若非小舅舅于西北大营立功,谢文端甚至没机会活到登基那日。
母亲死后,父皇很是冷落了几日李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