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刀中礼,德厚流光;画外云,路转峰回(第1页)
气氛陡然凝固。
杨起面露尴尬、不解,看向自家老师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埋怨。
这些话,在来之前,孔正举根本没有和杨起通过气,只说是因为李易询问学宫之事,陪同过去。
若是来前就说,以杨起的性子,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领着过来的,白白造成眼下这等局面,以至于自己进退维谷。
偏生因师道当前,他纵然心有不快,却不能发作,只是想起这些天自己不停写信、问候,好不容易交情近了几分,却可能因为眼前之事功亏一篑,难免沮丧。
嘿!
突然,李易忽然笑了:孔先生口口声声为我好,说我若不同意,转头就走,但言语中却有诸多威胁,有些言不由衷。况且,你空口白牙的用个似是而非的许诺,就要赚走我的藏品那可是我真金白银买来的,便有问题,也该是办案的人来问询,哪都轮不到你来问吧
忠言逆耳,难免不好听,但却是实话。孔正举摇摇头,还是一副谆谆教导的模样,你可知这书圣真迹为何世所罕见甚至大部分都已失传这余下的几幅字帖,如今又都在谁人手上其中缘由,还要追溯到……
打住!李易直接叫停,我无意探究根源,也不想听长篇大论,阁下也无必要搞什么借物喻人,说些道理,我这准备了晚饭,你不愿意吃,大可以走。我是粗人,听不得忠言,怕再听下去,一个控制不住,动起手来,拳脚招呼,有辱斯文。
孔正举声音一顿,剩下的话都憋在嘴里,表情有些古怪。
倒是他那弟子华敏儿脸露讶色,看着李易。
杨起却叹了口气,神色萧索。
孔正举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了许多:李君,你想入学宫,还要以武力威胁孔某你莫非不知,洛阳想入学宫之人,需经奉思茶、六问礼一关,得五老首肯,方可入宫
大概听过。李易明白过来,你是五老之一
不错。孔正举抬手抚须,义正言辞,吾辈读书为学为本,但做人正身为根,我学宫亦以此为准则,想入学宫,学问尚在其次,人品却在首位!若李郎君事事皆想以力压迫,如此品德,学宫怕非你之良宿。
李易却道:人都说为学静心、有教无类,孔先生身为五老,心胸只有这么一点么那我倒是有些好奇,你这五老是如何当上的。
他虽有入学宫之心,却不打算为此忍气吞声,按那位真人的路数,本就是要走后门疏通,真要是不行,大不了换一家。
孔正举勉强维持着表面风度,沉声道:李郎君不信我的话,那也罢。只不知,你是否听过德不配位之说世上珍品,从来是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书圣真迹寄托多少民望、牵扯多少传说,太宗皇帝都求之难得,是寻常人能持有的今日,便让你见见德行之重,权当敲打,省得你日后行差踏错,走上歧路。
他双手一甩,长袖飘荡间,掌中出现一把巴掌大小的玉刀。
刀光一闪!
正当李易以为接下来要踏入自己熟悉领域的时候,却见孔正举竟将玉刀划过手掌,鲜血沾染刀身。
李易眼底闪过金光,瞧见对面老者体内,源于血脉的蓬勃之力自伤口中涌出,汇入玉刀,当即警惕、戒备,但嘴上却还道:孔先生,你这急了,就划自己一道
孔正举不理,将玉刀朝上一抛!
德厚流光!
顿时,玉刀悬其头顶,刀上血迹泛光,照耀四方!
李易当即感到全身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