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心签十八道,笔走三家言(第1页)
院中的气氛陡然凝固。
李易在听得回答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二人说谎,于是眯起眼睛,打量着面前两人,已是动用了六贼与禅意韵律,得到的反馈却让他警惕起来,面前二人有如黑洞,测不出深浅。
虽然比不上先前的老道士和神会僧,亦非同小可。
似是感觉到了李易心中所想,刘神隐忽道:来时,主人曾有说,任您施为,吾等不干涉,不过问,不相助,只在危急时护住性命即可。
如此说来,二位是有信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拦住对我的致命威胁李易出言问道,但这句话的反面,其实就是李易无论身在何方,都会被这两人监视。
刘神隐摇了摇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下广阔,能者不是凡几,吾等如何敢夸下这等海口不过,只在洛阳之中,自问能勉强护住您。您也无需为吾等准备住处,吾等自理,只是有一点,若最后您愿难达成,请随吾等回长安。
原来如此。
李易听到这,多少有些相信对方所言了。
按先天真人所说、陵台力士现身、洛阳侯可能上报,前身便宜老爹十有八九知晓自己之事,如今看来,是想要进行一场心照不宣的……游戏
刘神隐、王清溪二人也不多言,再行一礼后,就此告辞。
来得突然,走得干脆。
若是觉得这二人真会出手保我,肆意妄为,反而会上套。
等人一走,李易想了想,就派了人将这里的事告知徐正名,通过他自然可让先天真人得知,以那位对皇室的了解,大概能鉴定真假。
等做好了这些,李家姐弟才姗姗来迟。
比起李小四这个弟弟,姐姐李怜月更显柔弱,虽然面容清丽,但全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病弱气息,让李易想起了之前的自己。
见过叔父。李怜月的脖子也缠着一条粗布,显是同样受困于此,但比起生龙活虎的李小四,她显得受创不轻,只是躬身行礼,呼吸就急促了几分。
李易让李枝帮着安排一番后,就道:多余的话不用多说,在这里安心养病,有什么变故、变化,都及时与我说。他见李怜月还有话言,先道:东西我也过手了,若有凶险,也逃不过,反而你等在旁,才好参考。
李怜月本想着修养两日就走,这下却也不好离去了。不过,她不愿平白受恩,哪怕是自家亲戚,于是自第二日起,就想在府中寻些事做。
只是,她身子太弱,走路都喘,阖府上下又都知她是侄小姐,哪敢让这位娘子操劳,万一出事,谁能担责
经过几次规劝,李怜月总算安生下来,但还是想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在之后七天中,处处留心,一来二去,发现李易这位族叔每日不是读书、就是练字,过的甚是自律、守静,既惊奇,又敬佩。
等她见着李易练字后的废帖,见其上笔劲甚雄,韵味如真,自己的心神为之震颤,便更是大为惊叹。
李怜月家道中落,但幼年时也学过琴棋书画,知晓书法好坏。
没想到,这位叔父不仅有经营之法,白手起家,能有偌大产业,更是饱读诗书,书法或许已可称为当世大家!
李易自然不知李怜月的心思,最多每日检查一下姐弟二人的脖子,并不多问、干涉。
他读书是为了攒书签,练字是为了参圣道,目的明确,几日下来,已是发现读书写字之间能相互促进!
搁下笔,看着纸上写的《理惑论》语句,感悟着心底尚未散去的感悟,李易缓缓梳理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