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页)
陈沐提出了新思路——既然这个海岛已可创造收益,就要拿住、管住,让它创造更高的收益。
“你说在濠镜拔除设守澳官,增设三部百户所,兵员自募、军备自筹、划分粮田食以海事;新设税官库使,重整海关梳理税务;用我官吏设夷律管夷商、招夷人副手,独行法于海外;关闸每月三开,扼以粮草备不测;这四道条陈,老夫上奏朝廷,准了。”
“但你另外说的,遣人入夷商炮厂学徒、设学教授夷人言语、管理夷教、并派生员入夷学学其方略,这几道条陈,就有些不知所谓了吧?老夫上表到朝廷,是要被人笑做通番总督的!”
张翰的笑意里有些轻视陈沐这个小年轻,“教授夷人言语,使其开化,何必?生员皆为国朝高才,当科举入贡以走正途,又何来学夷人方略之举?至于入炮厂学徒,更为滑稽,难道我泱泱大明竟沦落到要向人学徒的境地?”
“此等小技!”张翰的手拍在陈沐拿来的西班牙重铳之上,道:“我国朝兵部一看便知,制成比其更利!”
三年五载之利,张翰良言尽纳。
百年方针大计,一概摒弃不用!
第四十九章
座次
陈沐没跟张翰深究,即使说动了张翰,人微言轻的他也说不动庙堂之高。
张翰贵为两广总督,对夷人了解甚少,耳濡目染却已是明人翘楚,倘若连他都是如此了解,想要劝服那些身处庙堂不晓夷事的朝廷大员呢?
一个人,是不足以对抗一个时代的。
推动变革、促使进步者,古往今来才区区几何?
又有几人,能扛得住反噬呢。
这倒不至于让陈沐心里发堵,几骑轻健快马回香山的路上,陈千户一路高歌着不知名曲调,他想要的张翰都给了,既不会被调到广海卫受人辖制,在濠镜澳的管理也不会束手束脚,这对陈沐来说就已经够了。
至于老总督不同意的那些百年大计,其实无碍。
得不到朝廷支持,他偷偷干,无非不能利国利民,但利己还是可以的。
难道还不能偷摸弄?
关闸一关,谁知道濠镜真正发生了什么!
拿四六不懂的生手进葡萄牙炮厂学徒,等他学成再教授香山所的老练匠人,铸造与锻造,中西结合的使命完美达成。
想用朝廷生员进夷人学校,也无非是想要用这个时代最聪明的明朝人去学习外国人有好有坏的技术罢了,如果不能用生员,难道用普通百姓就不行了吗?
不能在濠镜设立学校,朝廷对卫学可是应允的。
事实上,这次和张翰的谈话更坚定了他要尽快建立卫学的想法,现在他可要独力奋战韬光养晦,当香山卫学建成十年,再抬头看,陈爷身后当有人摇旗呐喊。
最让陈沐开心的,应当是老总督给了他一个承诺。
“临战不要贪功,广州四卫都靠不住,你香山守备府城是重中之重,做好了这事,往后让你不受辖制。”
不受辖制是什么意思?
香山县升府,香山所升卫?
陈沐没忘细了去想,广州府守备这么严整,曾一本来不来还要两说。海寇要是不来,一切承诺都只是镜花水月。
香山濠镜。
回来花了几日时间,濠镜澳上却没丝毫变化,只是街上少了许多行人,萧索的很。
“番夷老实得很,既然你回来了,水师的兵也该调走了,有日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