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第1页)

  人,城关外密密麻麻都是人,从大同逃至宣府的百姓或坐或卧,拖家带口在道中绵延数里。

  “这……”

  “西边大旱,督抚下令各卫旗军严加守备,宣大粮价水涨船高,督抚及各地官吏传令各卫,一要放粮施粥,二要严防死守,不叫灾民越境。”

  “我就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到这的!”

  江月林提起这事气得整张脸耷拉下来,道:“谁都想做好人,反正他们没关口,放行说个道路繁杂兵员稀少就过去了,最后百姓都放到老子这来。”

  “老子也想放,可他娘这有关啊,这要放过去,京师大老爷不得把老子官扒了?”

  “粥也施了,这两年口外红薯长得不错,卫里存粮放出一多半,要是一两千人我延庆能养活,架不住西边都放了。最开始人在卫外,建起木棚、粥棚,七日前粮食还够四月所食,昨日查人查粮就只够半月了。”

  “早上粥稀了,百姓就都跑到关口来要进顺天。”

  “你是陈帅麾下那什么幕僚司的,你给哥哥出个主意,我把百姓放了,怎么才能脱罪。”江月林抬起胳膊肘碰碰赵士桢,小声道:“我把兵都派到万全去了,说是协防,关口只留五百,到时就说守不住,你说能脱罪么?”

  赵士桢看看关下灾民,又看看江月林,怔怔地眨眨眼道:“为何要脱罪,饥民无粮可食才要越关入京,在下带来官府赈灾银两,只要在宣府购来米粮,困局自解。”

  “现在不是银两的事,若是平常,这些百姓也不差那点买粮的钱,早上三两一石晌午就涨到四两,朝廷派下多少银子够买粮的,我延庆卫施粥就已亏银数千两!”

  赵士桢已经茫然了,“这么贵?”

  “呵,这么贵?”江月林冷笑一声,扬臂指道:“你问官府是怎么收税的,赶上闹灾,粮价不贵才怪!”

第四十章

人祸

  单单天灾不算什么,天灾也比不过人之智。

  单单人祸也不可怕,愚人之智也不比明智之人。

  天灾人祸赶在一起才可怕。

  这次天灾人祸,可以追溯至嘉靖皇帝在位期间。

  为施行新法,两京一十三省都在重新清丈土地,北方新法正在施行,从前各式赋役种类繁多,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的初衷并非是让百姓少赋役,而是在不给百姓增添新赋役的情况下,让官府收到更多赋税。

  过去是种麦的收麦、织布的收布、采矿的收矿、捕鱼的收小鱼干儿,征收时间不同,太过繁琐不说,关键是各类名目有各类胥吏征收,各种人在其中上下其手,导致无效税收过多。

  就像清丈土地是为把别人藏起来避税的土地找出来一样,大部分税种以银定税。

  程序少了,被人贪墨的机会也少了,以减少无效税收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

  但问题出在一条鞭法是南税,有浓烈的地方局限,局限在银。

  南方百姓用银的多,因为银多,海商、银矿、海外输入,大量银集散在江南、闽广一带,由沿海向中原辐射,但不包括宣大。

  陕西宣大的百姓还是用铜钱的多。

  税收方式一改,这边银价就高的,一高在铜钱换白银;二高在过去交税的实物换白银。

  过去交税时间紧挨着大收,那会百姓手上粮食最多,这个时间收税是体恤百姓;如今税法改了,还在这个时间收税,大收时百姓手里都没银子,就要用粮换银,人人都换,粮价最低,要用更多的粮来交一样的税。

  所以税就重了。

  不受灾还好,一受灾,谁都吃不住。

  嘉靖皇帝之前,朝廷太仓有银有粮,每逢遭灾立刻能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