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1页)
侥幸逃离战场的老练足轻中流传着谁也不知道灵不灵的保命诀窍,永远别拿后背对着铁骑兵,甚至有人专门练起倒退跑,因为当人的眼睛盯着那支似乎永远游曳于战场外围的铁骑兵时,他们的战马始终迈着沉重的马蹄缓慢踱步,而一旦转过身去,转眼就会听到轰踏的马蹄。
人们说别回头,那样能死得好看点。
因为被追杀歼灭的部队尸首伤痕大部分都在额头,用坚硬的额骨迎上巨大链枷,半张脸被砸得稀巴烂。
明智光秀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封锁陆路,终于从桐山城逃出的散兵游勇口中得知桐山合战中有数艘巨大明船停靠在海湾,如此一来明军是如何神出鬼没在各地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可属于他的噩梦还未结束。
当他打算将敌军诱离沿海,收缩兵力在丹波布阵时,敌军却突然间好像消失了一般,无声无息,不再出现。
反而西面的山中幸盛越战越勇,几次三番捅破防线,逼明智光秀必须前去迎战——尼子军作战突然凶猛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稻田成熟了,吃上别人家种的稻做成的饭团给尼子军带来非凡的士气,他们甚至想一鼓作气拿下丹波才好。
不过这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尼子家兵势本就不多,如今面对明智光秀巨达一万八千余大军能够短暂突破防守就已是天运,转眼就被揍了回去。
即使尼子军最危险的时候,那支令人讨厌的明军都没有出现,让明智光秀不禁怀疑,他们是回去了吗?
就在率领本部追击山中鹿介至但马国中的第五日,明智光秀终于弄清楚那支明军去了哪——他们去了若狭国,三日里将沿岸四座城池烧毁,辽东骑兵横行北陆,甚至一度突入近江,用火炮在丹羽长秀新筑城池墙上开出六个大洞,沿途大掠而去。
然后……织田信长就明寇入侵若狭,派人过来把明智光秀骂了一顿。
本阵里的明智光秀脸上写满了无奈,对前来传话的家臣拜伏道:“属下知罪,请主公责罚。”
他哪里知罪又要知什么罪啊!
就以西攻不利的罪名来骂他一顿,他都认,毕竟仗确实没打赢,可北方若狭国的事情来骂他……明智光秀根本来不及腹诽,传话家臣老神在在地让他起来,然后拿出另一封信让他再拜倒,接着又就西攻不利的事再用一样的话把他骂了一顿。
“日向守大人,得罪了。主命达成,在下这就告退了。”
这个瞬间,明智光秀突然觉得明国天子所寄望的日本一统封国,武家尊奉王室、百姓永无战事那些蛊惑人心的话似乎也不算坏。
当然,只是想想。
就在丹羽长秀于近江积极备战,明智光秀亦于丹波守备西面侵犯的来敌时,数日前刚刚率军袭击若狭国掠焚诸城的陈八智已率领所向无敌的舰队回到丹后一带海域,将广城狱霸与李如柏放下战船,向他们发布一战了结后患彻底夺取丹波、丹后的命令。
“就此夺下丹波丹后,难道不是为尼子家做嫁衣?如此一来尼子氏便成为能与岛津、大友匹敌的大家族,掌握领地比我们还多。”
临行军前,在岸边王如龙对陈八智道:“不如将此地同样设府,分田给百姓,动员百姓自己守备自己的土地,对抗织田。”
“放心吧王将军,尼子氏现在有多兴盛,过半年他们就有多发愁——他们的安抚不了这边,别忘了他们才刚把两国百姓辛苦耕种的土地抢光,想统治这儿?”
陈八智笑了,道:“等他们的脸红了,我们就顺利接受,不单单土地,还有人心。”
第五十三章
花枪
“小陈帅用兵越发老练了,四年前陈帅便是如此用兵,如今小陈帅也能如此。”
天津北洋军府新落成的衙门里,虽然夏季已过,军府幕僚依旧不忘摇着扇子,赵士桢攥着泥金折扇,徐渭轻摇蒲扇,指着日本送还的战报道:“后生可畏。”
“咱大帅才令人可畏,四年前大帅就这么用兵。”赵士桢一仰头道:“四年后大帅还是这么用兵,杜黑子都说了——他上他也行。”
指点江山的蒲扇顿住,徐渭把赵士桢的话过脑子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突然恍然大悟。
“大帅在每个地方军力仅扩一卫,其他兵力都由旁人率领。”老疯子抿了一口清茶,表情耐人寻味,道:“该不会是帅爷只能带这么多兵吧?”
二人正在军府衙门扯着闲话,校场上顶盔掼甲的陈沐已揉着胳膊迈着大步走入衙门,看见俩人一见到自己表情奇怪,觉得奇怪,环顾周身没发现哪里不妥,问道:“你俩在聊什么?”
徐渭人老成精,十分从容地摆着蒲扇问道:“老夫同常吉说起小陈帅用兵深得大帅兵法三味,着实后生可畏。”
赵士桢的功力不足,尤其在听到徐渭一本正经的回答后已绷不住脸上的笑意,摇头感慨道:“学生实在不知大帅兵法奥妙——正如这操练骑兵,像旗军步卒一般,不见有什么特别,为何帅爷就能断言其成军可胜虏骑呢?都是一样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