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群臣热议,利弊之争(第1页)
群臣热议,利弊之争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安静肃穆的朝堂瞬间变得嘈杂喧嚣起来。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臣拄着笏板,微微颤着头对身旁同僚低语:“流官制?异地就职?这可不是小事。
官员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亲朋,人心能稳吗?
况且各地风俗迥异,初来乍到,如何理政?”
身旁几人闻言,皆重重点头,面露忧色。
另一角落,几位年轻官员凑在一起,眼中却闪着跃跃欲试的光。
“此举妙啊!”一人攥紧拳头,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异地任职,断了乡土关系编织的人情网,恰能杜绝结党营私、贪腐横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了陌生之地,唯有靠真本事施政,百姓方能得实惠。”
同伴拍手称快:“对!如此一来,官场沉疴必能涤荡大半!”
中场一处,几位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围拢,神色凝重。
一人捻着胡须,沉吟道:“君上这是要刨了世家根基啊。往昔官员多从本地豪族、书香门群臣热议,利弊之争
刑部尚书纪敏这时也站了出来,说道:“君上,臣以为流官制与异地就职制,若能妥善施行,利大于弊。
虽然官员初到一地,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去了解当地情况,而不是凭借过往经验和关系行事。
而且,五年一轮的调动,既能让官员在各地积累丰富的经验,又能防止他们与当地势力勾结过密。”
张邺点头赞许道:“纪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孤深知此事推行必有难度,但为了我大荆的长治久安,不得不为。
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官员考核制度,在官员赴任前,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当地情况。
同时,在调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安置措施,减轻官员的后顾之忧。”
丞相白驹异沉思片刻,说道:“君上,既然君上心意已决,臣等愿尽力协助。只是这新制的推行,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可先在部分地区试行,观察效果,再逐步推广。”
张邺说道:“丞相所言正合朕意。可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试行流官制与异地就职制。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官员的动态和地方治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制度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