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我就知道(第1页)

我就知道

“很荣幸能邀请到各位老师,也很感谢各位老师对市文物交流中心、市民俗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女领导侃侃而谈,林思成一心两用:原来请这么多专家过来,是化缘的?

大致就是十一期间,市民俗博物馆想借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的便车,筹划办一期与西京市的民俗文化有关的展览活动。

但像秦腔、剪纸、腰鼓、皮影这些年年都宣传,且不止一家,大众已经有了审美疲劳。

所以兰处长别出新裁,准备以“三秦茶文化”为主题,以文物交流中心为依托,以“半展半鉴”的内容形式,在民俗博物馆筹办一期别开生面的文博展览会。

既然是文展会,展品必不可少。但民俗馆的馆藏远远不够,十一期间各馆都有类似的展会,临时借调不可能,兰处长就把主意打到这些专家身上。

一是鉴定把关:交流中心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突击征集,尽可能多的收集具有“茶文化”元素的文物。但因时间仓促,难免会有滥竽充数、以假乱真的现象。不想在展览会上闹笑话,就必须靠这些专家的慧眼。

一是向专家借调展品:都是本市有名的收藏家,谁手里没几件拿得出手的茶器?到时要是征集不够,就只能借用一下。

二是担任解说和鉴定嘉宾。一听有顶尖专家免费鉴定,那场面有多火热可想而知。

听到这里,林思成算是知道了,为什么那位兰处长天天给爷爷打电话?

老爷子是谁?本市有名的陶瓷研究专家、收藏家、鉴定专家。

不敢说

我就知道

两人嘀嘀咕咕,落在最后面,进了展览室,其它专家已经看了起来。

其中五六位,围着一座长台,好像碰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

郝钧小声给他介绍:“那位是省民艺协会副会长,从省馆退休的,和你爷爷关系不错。”

“还有那位,市局鉴证中心副主任,和你爷关系也不错。”

“鉴证中心,干公安的?”

“你以为!”

回了一句,郝钧又指:“他旁边那位,市字画收藏协会的丁会长,副的……和你爷爷不大对付!”

“为啥?”

“林教授在他手里捡过漏,以极低的价格买过一幅于佑任的字帖!”

谁,于佑任,民国草圣?

林思成愣了一下:我的爷,你厉害了!

能任字画协会会长,肯定是专家中的专家。但爷爷一个搞陶瓷研究的,从字画专家手里捡漏字帖,不就等于照着脸抽?

所以,这何止是不对付,这是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