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章 这还差不多(第1页)

这还差不多

夜幕微垂,巨大的烟囱喷吐着赭红色的浓烟,云层仿佛受了伤,血色浸染了半边天。

局长站在窗边,手里夹着半根烟,眼中闪烁着狐疑:“老杜,你怀疑有人要偷我们的技术,不大可能吧?”

“领导,不得不防……你记不记得前年,我们进京申报,那几个单位差点在会场干起来?”

局长怔愣了一下,默然不言。

说实话,那次真让他见了世面:堂堂的中字头单位,代表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争斗方式竟然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老大说老二偷了他的技术,老二说老三偷的是他的技术,老三又说老大也偷了,还两家都偷了。

争到最后,三家直接开骂,骂娘。不夸张,就差在会场里开干了。

最后争论不休,但因为渊源过于久远,不好查实,最后一家一项。所以

这还差不多

“也对!”

杜所长不置可否,告辞离开。

刚下了工业局的大楼,他拔通了苏院长的电话。语气如释重负,甚至还带着表情:“苏院长,不负重托……”

……

苏院长接完电话,又打给了林思成。

扪心自问,研究所的态度其实还可以:除了防贼一样的防着,不给核心资料,不让进研发中心之外,其它的都挺慷慨。

配了一间小型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用来修复瓷器完全够用,物料也能及时提供。

所以这半个月来林思成也没闲着,除了找资料,就是研究工艺和配方。

但可惜,除了古法复原,还有部分工艺创新,一时半会还真推导不出来。

就如桌上这一樽:耀州青瓷牧丹唐草纹罐。

补虽然补好了,但细微处还是能看出补釉的痕迹。

这是因为釉料配比不同,产生了色差。

其次,补绘前的缺损刻胎,林思成反复的试:刻花、划花、剔花,浅雕、深雕、镂雕……从唐到清,所有的陶瓷雕胎技法试了个遍,依旧有些差强人意。

所以他很肯定,这不是古法,而是孟所长创新的代替技法。但具体是什么,只靠成品真研究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