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在手前,手在脑后,真正有功夫的师父(第1页)
有这样一句拳谚:肩在手前,手在脑后。
初始我也不解其含义,也没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的流失,有时候偶然想起这句话,说也怪,慢慢觉得理解了。
练拳就是这样,闷头练练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
等过段时日,偶然会有心得。
此时便如嚼甘怡,满口生香,遍体舒泰。
拳谚也有,身力到手,肩之所为,这句话比上面的好懂,意思是身体的力量要达到手上,肩关节是很重要的枢纽!
内功经也有肩关节往前软意一松,内劲无不出也一语。
按劲出先后,也是肩催肘,肘催手。
此言即是对肩在手前的诠释了。不过那个肩在手前,通俗,却难理解而已。
手在脑后,练拳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形意拳,重要的还是意字。
形为外在的反映,在意后。
意在形前,只不过意是比较难以觉察,只能通过形去判断意。
所以我觉得形意拳当初叫做意形拳比较合适啊。意是主动的,形是被动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哲学的含义也是没错的,意识依附于物质,也可以改变物质。
譬如谈恋爱,小恩小惠就可以使对方芳心大悦。
扯远了,一拳击出,都是意识在先,而后出手,先人不直说,而用脑字代替意识。
也许是因为那时心里没有意识这个词语吧。
真正有功夫的师父是什么样
真正有本事的师傅,,也就能看懂很多前辈的文章。
毫不例外,我接下来的讲述仍然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强化或者是变化。
我交给你这个认识方法,你就不会再被别人带偏,能够建立完整系统的认知是你掌握形意拳的前提。
崩拳要练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