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如薅草(第1页)
这是当年父亲讲的一句话,其实也是拳谱中的话语。
只不过在如今出的书中,变成了“打人如蒿草”这几个字而已。
当年我一直理解为“蒿草”两个字,后来对这两个字加深理解,改变了想法,源于与父亲的一次谈话。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是如今习练形意的人经常念叨的话语。
其实应该是看人如薅草才对,其实看人打人都如薅草一般才是形意。
我当年念叨这句拳诀的时候,被父亲笑话。
父亲问:“天下的草这么多,为什么单指蒿草呢?看人如青草不行吗?”
“这个”我无言以对。
父亲说这是北方方言造成的,这句话的本意是“薅草”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拔草。
一个字的改动就能使这句拳诀大不一样。
因为薅草与蒿草两个词是同音,因此在口传数代之后,慢慢地演变成了蒿草两个字。
仔细的分析起来,薅草的意思要大于蒿草,在拳诀中改动了这个字,就使这句话丧失了味道。
看人如薅草。
看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是你的敌对方,那么你看他一眼的时候,心里就要想着“薅草”去拔你敌人这棵草。
从看到这个人,把这个字讲明白。
也许再过几十年,这个形意拳的拳诀中的这句话,就再也改不过来了,再也不会有人知道它的真实意义。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