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页)
第39章
蘸酱竟然有两种,一种是蒜泥,一种是红糖,一个辣口,一个甜口,这也太奢了吧
胡蒜的价格,刘春苗早就不知道了,因为她好几年都没吃过,也没买过了,只知道特别贵。
她家里平常吃的,都是从山野里采集到的花椒,茱-萸,捣蒜了放点盐和热水。
至于红糖,她这辈子也没吃过,只在大户人家干活的时候,见到大户人家的夫人,在坐月子的时候吃过。
毕竟这红糖一斤几百文,大户人家也不能天天吃这个。
雪宝,你们都是这么吃的
刘春苗脑子蒙蒙的。
刘雪宝一边把菜团子放在锅里,点头道:嗯,相公说了,要改善生活。就这样,相公还说我太节俭了,不会生活呢。
我嘞个老天爷!
原来弟夫是个败家子呢!
听这意思,一口蒜泥,一口红糖还嫌不够,还要继续败家
就是有个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么败啊。
这个家早晚得败光。
那你可得多劝着点,灾荒年不敢这么大吃大喝,吃没了,等冬天来了没饭吃,才可怕嘞。
要是外人,刘春苗也就不提醒了,这不是实在亲戚嘛,她和刘雪宝又是一起长大的情分。
灾荒年最厉害的,是冬天大雪一来,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春夏秋三季至少能弄野菜,草根,树皮,能去山里采点野果啥的,寒冬腊月没吃的,只能是个死。
要不为啥过年叫年关呢
年关能过去,很大可能可以再活一年。
大部分人是过不去年关的,都死在冬天了。
我怕相公会生气。
和韩平一块生活,刘雪宝很明显地察觉到了,韩平对吃喝是很讲究的,也会吃,不喜欢小气家家的。
相反,不但要弄好吃,还要弄出花样来,不重样地换着吃,他才满足。
唉,你们这样,难以持久啊。
刘春苗想着,就算韩平能打渔,可也经不起这般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