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2章 我们先去你车里看样东西(第1页)

周老板收到的旧书、其它纸类物品,据他所说,有141斤。

常顺在里面挨着看了一遍,发现能要的旧书不少,有一些小人书、画册、杂志、画报、选集等,基本上占了一半的比例。

其中比较好点的有:

六张电影海报、两张老年画,一本《工分记录本》、一本相册以及三本“红宝书”。

六张电影海报,分别是:

《五朵金花》、《丰收之后》、《初升的太阳》、《磐石湾》、《战火中的青春》、《林海雪原》。

两张老年画,一张《踢毽子》,一张《新年乐》。

电影海报、宣传画都是卷在一起的,面上被一些老红纸包裹着。

红纸的局部位置有虫眼,一看时间就很久了。

还好面上包着的纸比较厚,里面的年画、电影海报并没受到影响。

《工分记录本》,年份是七十年代初,封面有伟人语录: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里面的内容是记载某生产队一些人员每日的生产劳动工分情况。

很详细,比如说做了啥事,割草、放牛、挑粪、插秧、耕地等。

这样的记录本,在拆迁区,以前他也遇到过一次。

不过那本的品相没有这本好。

里面的字迹,也没这本清晰、写的容易辨认。

相册里面的照片大多都是黑白照,也有少量彩色的。

里面有生活照,也有去地里劳作或者在景区拍摄的照片。

翻看了一遍,他找出来了4张比较特别的。

一张照片,是一个年龄六十多岁的老阿姨正在用杆秤秤一名装在篓子里的婴儿的体重。

这名婴儿看上去是刚出生。

像这样秤体重,说真的,他还是。

三本红宝书,一本《全国山河一片红》,两本伟人选集红本精装本。

它们的年份都是特殊年代,这样的红本,收藏价值很大。

“常老板,我这里也有东西卖给你!”

在他翻看红宝书时,同样是在这片拆迁区域谋生的吴老板骑着三轮车路过,看见了他,跟他打着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