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再次的交易(第1页)
再次的交易
1938年8月31日江城保护伞公司
不得不承认许忠义这货还是很有办法的,他居然让军政部同意波泰potez36式运输机在学校操场上起飞,一百多公里的时速虽然拉垮了一点,可一晚上也足够从江城飞到栖凤镇了,在交战双方都没有夜间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夜间飞行还是很安全的。
至于飞行员也不用特地去找,原主虽然不会开战斗机,也不会开其他飞机,可波泰potez36式运输机是真的会开,以前每周去津门潇洒都是他和小六子轮流开飞机的,小六子的技术好,还教过原主不少技巧,吸收了原主的相关记忆后王跃也就会开这玩意儿了。
东北军购买的这些波泰potez36式运输机都是海军型的飞机,和普通型号的区别可不仅仅只有折叠式机翼,最大的区别就是简单的无线电定位系统,参照鬼子广播电台的信号,飞到大概位置还是没有问题的,飞到晋省,只要没有大雾就很容易找到地标。
这几天王跃就回了一次栖凤镇,清理了一下阿列克谢购买到的武器弹药,顺便也将之前存在这边的蒸汽机和鱼雷发射系统这些给装了起来,军政部最新组建的雷击舰队已经开始巡航了,虽然没有和鬼子交火可还是给了日军不小压力,明显感鬼子舰队没有以前那样积极了。
欧阳格还派出鱼雷艇趁着夜色去下游浪了一圈,逼得鬼子不得不增加力量保护他们的运输船队,给鬼子后勤造成了不小压力,据说军政部还想要将部分鱼雷艇调拨给三战区,这样一来,五十艘鱼雷艇就有些不够用了。
军政部也算是尝到了甜头,也愿意支持欧阳格获取更多的鱼雷艇,可事情这会儿已经没有办法暗箱操作了,海军司令部那边也冒了出来,一会儿要求将雷击舰队指挥权拿回来,一会儿又要分一部分鱼雷艇,就算是不行,后续采购也需要由海军来主导。
后来,兵工署也冒了出来,也要参与进来,最闹心的是兵工署后边就是财政部,不让兵工署参与财政部就不拨款,整个就是群魔乱舞。
被逼无奈的军政部只得找到保护伞公司,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否可以使用物资交换保护伞公司手里的鱼雷艇,只是以运输成本提高为由提高了价格,每艘鱼雷艇达到了5万银元,对此,军政部方面表示了理解,毕竟鬼子对长江的封锁相当严密,小二十米的军舰也是大件,根本没法走海运转陆运进来,不然的话军政部也不会对这玩意儿这么感兴趣。
另外就是保护伞个公司方面表示愿意提供部分关键零部件帮助政府实现鱼雷艇个鱼雷的小规模“自产”,军政府虽然和兵工署深度捆绑,可谁也不是傻子,也清楚那帮人是什么货色,于是便想要在电雷学校的体系下搞一个海军造船厂,十几吨的鱼雷艇,还是木壳的,只要关键零件可以获得,制造起来真的没有什么难度。
于是乎双方很快就敲定了再次的交易
57毫米榴弹10000发,作价20万大洋,还好都是中原大战那会儿生产的,这恐怕算是本次交易中最新的东西了。
民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100门,作价10万大洋,军政部这帮人也是真的会做生意,成本价360大洋的火炮,作价1000大洋,而且那个360元的成本还是法币,就算是1937年的法币也是法币不是?
82毫米迫击炮弹1万发,作价8万大洋,这个倒是不贵,兵工署的出厂价好像也要58元大洋,据说还有的工厂一发炮弹只要35元,主要差距就是铸钢材料和爆药的选择,据说有tnt有消化淀粉还有苦味酸的。
这些武器看着很多,可对军政部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也就那一百门民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和炮弹而已,其他的都是军政部眼中用不上甚至必须要丢弃的东西,利用这些东西换来有用的鱼雷艇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电雷系几乎损失殆尽后,对海战懵懵懂懂的军政部总算是品出了一点味道来,鱼雷艇这玩意儿攻击军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将其部署在广大的内河水域对战日军的运输船、巡逻艇还有地面部队才是王道,一艘鱼雷艇最少也能调动一个小队的部队,八十艘鱼雷艇,除了牵制水面舰艇部队之外,最少也能牵制一个联队的鬼子,如果能将这些鱼雷艇部队的活动范围扩大,牵制的鬼子地面部队也将以几何倍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