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丰隆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第1页)

狂欢之后,便是立夏,蝉鸣啼叫,花开并蒂。

长安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欣欣向荣。

从长安入口直通皇城根这条路,漫长而遥远,闻言卿想过走一生,大抵是命运的眷顾,这年的笔试,他荣榜第一。

从老家襄城到长安三天三夜的路程,轻若薄蝉的叮咛回荡在耳边,那些是父老乡亲的果饼,是孩童嬉闹却不知为何的拥抱,还有朋友倒在杯中的烈酒。

送别的语言里有热烈的祝福和开心,这一路,竟是走了半生。

作为北朝城外的襄城,虽不是天高皇帝远,确实贫瘠与穷困脱敏不了的代名词,庄稼长不了苗,人潮稀少,年轻的男子早已携家眷逃离故乡,闻言卿今年三十岁,以往他这个年纪,早已成家立业,孩孙环膝。

他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似有一腔的怒火,在心中灼烧,他要问一问这北朝的皇帝,襄城的人为何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他怎么做的皇帝。

随着进入北朝腹部,闻言卿的悲伤越来越重,迷雾般萦绕在眉头。

北朝很昌盛,好像除了他的故乡,哪里都是欣欣向荣,他难过如海。

傅天川早早在后花园摆了宴席,请了几个熟悉的臣子,来欢迎闻言卿。

丰隆晚首当在名单之列,襄城里的多数百姓是丰隆老将军的部下,半数襄城百姓随着丰隆家金戈铁马,打下这北朝半壁江山,人人都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志气。

襄城二十年没出过状元,而且是文武状元第一。

去年,兆泽徽荣登北朝第一的时候,傅川天都不似如此亲自荣贺。

闻言卿一路跟随内官踏入宫门,不是朝堂,却是一步一步进了后宫,花团锦簇的后花园,穿过碧水楼阁,登高,四五人围坐。

坐在高位的人年轻活龙活虎,气宇轩昂,浑身周正得如寒潭冰窖,五官挺立,神态如天地领驭,摄人心魄。

想必这就是当朝天子。

闻言卿跪拜,叩首。

丰隆晚,兆泽徽堪堪看向他,庄重严肃。

他抬头,北朝第一位女将军,贵气逼人,不饰粉黛,素衣锦袍,武威四散不乱,逼仄的寒。

看向右边,去年荣登北朝国朝第一的兆泽徽,周正如玉,眼眸凝视,泉水四涌,清凉润人,润而不燥,圆滑可亲。

三位的寒,闻言卿爱恨交织,苦从心来。

“闻言卿,上座来。

”傅川天彰显着帝王之豪情。

闻言卿不动,几人相看,不知为何。

转瞬,悲痛声如泣如诉。

“臣包裹里有襄城百姓日以为食的果饼,皇上如若不嫌弃,可尝试一番。

”内官呈上碎裂的团饼,晦暗,干涩,皇上放进嘴中一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