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六章 八十万斯拉夫教头(第1页)

八十万斯拉夫教头

“有什么问题么?”看到他们还是有些犹豫,郭康也问道。

“整个想法没什么问题,就是……我觉得,让他们搞后勤也就够了。”普龙斯基说:“上前线的话,估计并不合适。”

“为什么这么说?”郭康继续问。

“这些人的优势不是战斗力高,而是人多好补充。我们和人打仗,哪怕打输了,只要亲兵没损失,就不用怕。”普龙斯基回答:“罗斯大地上,这些人就和野草一样,到处都有。抓来也好,雇来也好,总之是不会缺人的。”

“但你这次是远征啊。”他提醒道:“当年奥列格他们可以带着数万人去君士坦丁堡,是因为哪怕那个时候,罗斯人惯用的内河长船,都可以直接沿着黑海海岸,一路划过去。但是,去埃及的话,需要渡过地中海,航程要远得多。能不能带这么多人,恐怕不太好说。”

“我觉得,还是需要好好筹划一下,和兵部商量商量。”他建议:“如果运力不够的话,就没法带这么多了。但人不多,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我觉得,这种战争,应该也不需要这么多填充战线的步兵吧?”

“我没打算把他们当炮灰用。”郭康解释道:“我觉得,只要加以适当训练,大家都可以充当主力。而且步兵的作用也没有那么低,这个兵种的上限是很高的。把这些人当炮灰,我感觉是浪费了。”

“况且,训练也是有技巧的,有些训练方式,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认真地说:“当年,打最后一次十字军的时候,前线兵力不足,我叔祖砺德公紧急从河南行省,抽调一批后备兵,带去前线。他那些后备兵,其实就是没有来得及完成全部军团训练的新兵,其中大部分都只训练了一年半。”

“在当时,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但他说,这一批新兵,都是他自己盯着练出来的,带大家训练的教头就是他的子侄。这些年轻人,都可以算作他的子弟,所以很放心。他这次应该是最后一次亲自上战场,所以肯定会打出一个好结果的。”

“所以最后,砺德公就这样带着三千多人,渡过多瑙河北上,说要主动攻击敌人,给主力赢得时间。他们的骑兵很少,有人觉得太危险,但砺德公还是说不要紧。他们一路前进,来到现在

八十万斯拉夫教头

“这一战之后,匈牙利保王党最后的堡垒也被攻陷。而发现这些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之后,阿勒曼尼人立刻翻脸——即使在我们收缩之后,他们也没有选择重新扶持一个匈牙利国王,而是直接出兵,吞并了匈牙利西部大部分地区。”

“这次硬碰硬也失败之后,就没人还能组织起十字军了。波兰人也从狂热的宗教情绪中反应过来,以前来帮忙为借口,同样出兵占领了匈牙利中北部,他们之前争议的那一大片区域。就这样,也和我们一同,把原匈牙利王国的土地瓜分了。”

“还有一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郭康又想了想,说:“比如前后几次十字军,俘获了大量大大小小的贵族。尤其是这一次,因为巴西尔三世率领大军,沿着新修的大道快速行军,在十字军反应过来之前,就用优势兵力迅速打垮了他们,因此抓到的人尤其多。”

“那些十字军骑士,有很多人事后交了钱,被放了回去。他们回家之后,就很喜欢反复宣传我们罗马的强大,以此证明,自己不是因为实力太菜才被活捉的。这种方式,倒是起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反而让我们的名声迅速扭转过来。”

“还有些人,实在没钱,就按照惯例,给我们当兵换报酬。不少法国骑士和意大利佣兵,后来参加了对奥斯曼的一系列战斗,有些还和我父亲一起守过城。”郭康回忆了下,说道:“这几次战争下来,他们倒是得到了大量可以吹嘘的题材。”

“而之后,他们又呼朋引伴,召来了更多想要博取一个前程的同行。现在的罗马汗国里,依然有不少法国人。其中很多,嘴上声称是前来逃难或者冒险,但其实都是这么引荐来的。你们现在,都还能见到不少呢。”

“原来是这样啊……”普龙斯基意外地说:“不过总是这么损失人,法国方面不会不高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