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怎么远的远征(第1页)
不怎么远的远征
郭康寻思的这段时间里,其他人也没有闲着,一边听着杨老百户的介绍,一边看着村里的情况。
这个村子大概有二百多户人,据杨老百户说,这次他们要出一百人整。这个比例,其实已经相当高了。
郭破奴询问他,这样会不会耽误村子里的正事。杨老百户听了,笑着摇摇头。
“凡世间的重要事情,一个是打仗,一个是种田。这俩都算是正事。不同的地方,侧重的可能有些差别。我们这边,就主要是打仗的。”
“你看着人多,其实我们也算过。”他介绍道:“村里的男丁,前年也出了好几十号人,去讨伐阿勒曼尼。去年大家都在休息。今年,换做另一批人,跟着将军家二郎出征;明年再有事的话,就是前年那批人再上。这样一来,每個人等于打一年,歇两年,反而是比较闲的。”
“这回出征,估计时间会比较长吧。”郭破奴说。
“没事,我们都有准备的。”杨老百户很有信心地回答:“多打个几年也没什么……”
“应该也不用这么长时间。”郭昭文想了想,说:“我们上回出征阿勒曼尼,主要是兜兜转转打了一大圈,到最后都跑到北边打波兰人去了。要是目标明确的话,根本不用这么久的。”
“现在路好走了。”郭儒也说道:“我
不怎么远的远征
“有时候我看汉唐的史书,都有种不真实感。我们好像也就去诺夫哥罗德能算‘远行’,但一路上也都有各种河流,运输起来并不算难。相比起来,我们进行的战争,似乎也太容易了。”
“是啊,我听人说书,那些人经常一走半年,才能到边境驻地;再走个把月,才能到战场。咱们这边,半个月都算远了。”郭昭文也赞同道。
“大都走到诺曼底都不用半年。”义父想了想,说:“上次史老三去诺曼底,跟英格兰人谈判,也就走了不到三个月吧。他一路上还顺道访问了好几个诸侯,跟人家打招呼呢。这都走到头了……”
“差不多。我之前派人勘测过路线,咱们从佩斯城出发,哪怕带上重型器械,半个月也足够到维也纳城下了。”郭儒说:“这么一看,这边的距离是真近啊。相比起来,波兰那边,反而要远不少。估计是基辅到利沃夫周围那一片,城镇大少的缘故吧。其实,从利沃夫到克拉科夫,距离也没有长多少,但那边的交通,就不太方便了……”
“哇,五叔,你连这都查过啊。”郭破奴惊讶地说。
“我天天到处跑,干的不就是这个么。”郭儒对他的工作似乎很是自得:“而且,让我负责这些事,也是因为我见得多,有经验。波兰那边,我都是亲自带队出塞调查的,要不然上哪顺手砍几个首级去。”
“而且,可不是瞎吹,五叔比你爹打过的仗都多呢。”他乐呵呵地说:“我上战场的时候,大哥还在学习当文官呢。那会儿,大家都希望他和远亭公、还有我爹一样,去当个宰辅官的。”
“我也没闲着啊。我在准备外交的事情呢。”义父一时有些尴尬,连忙辩解道。
“哪有。你是过了一年多,才去做外交的。那会儿伱就在大都。”郭儒立刻毫不客气地揭露道:“我从前线回来送信,到你家里喝酒,结果还看到有个姑娘哭着跑出来,你就在后面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