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孔孟之道是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学说(第1页)

孔孟之道是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学说

在各种公文和咨询会议中,连续忙活了几天之后,郭康又遇到了脱欢前来拜访。这次,他一找上门,就给郭康说道:“你要升官了,赶紧准备一下吧。”

“啊?”郭康不明所以。

“朝廷最近在开会讨论,埃及那边应该怎么对付呢。”脱欢告诉他:“你之前写的报告,步丞相很看重,专门印了一些,在十三人会议的时候,亲自出面发给大家,说应该看看新一代才俊的想法。其他人也都觉得很有道理,目前也没有表示反对的。”

“元老院开会的时候,王师父也专门帮你宣讲了一次。他觉得,在异教地区,从基层开始重新经营,这是

孔孟之道是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学说

“而反过来,如果有了统一的国家,能够维持统一的组织,那教义其实也会反过来趋于一致。就算大家还有分歧,也不会动辄就分裂乃至冲突了。”

“我们的真正优势,就在于有一个维持统一的方法,能保持组织的统一。你看中原那边,早年有诸子百家,后来有儒家经学各派,始终都存在着众多声音,但一直没有真正分裂开。相反,大部分的理论,反而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我觉得,这就是个可以参考的例子。”

“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你也说了,教义是给宗教组织提供合法性的。不同的教义,肯定也会对组织产生影响。”脱欢指出:“我们领土内,情况大致还好。但如果向地中海南岸和东部进军,收复罗马故土,肯定就会遇到远比现在更加复杂的情况。”

“各个宗教和教派,互相之间,有些都对立了千年之久,甚至已经渗入了文化之中。就算让大家知道,分裂不是神的本意,只是人自己造成的问题,要让他们放弃久远的矛盾,重新团结在同一个信仰之下,也是非常困难的。那边的客观情况就是如此,恐怕不是光靠讲道就能解决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我倒是有个比较激进的办法,倒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郭康说:“不过我觉得这边差的太多,不知道能不能尽快起作用。”

“你说就是。”脱欢催促道:“只要有了思路,无非是学多少的问题。再怎么说,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吧。”

“我觉得很多人未必喜欢。”郭康承认道:“因为在我看来,教义容易分裂,是缺少在教义之上,在对神的崇拜之上的东西。”

“那是什么?”脱欢问。

“人。”郭康回答:“如果能让大家意识到,各种神意和解读都是无用功,人的意志才是根本,那很多没有必要的内耗,就可以避免了。”

“你天天说这话。”脱欢指出:“这就能把问题全都解决了?”

“起码能避免很多问题了。”郭康说:“当年一神教取代多神教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分裂的城邦有分裂的众神,统一的帝国则应当有统一的天父。但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早都看到了——这一招,同样是没办法稳定维持的。”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案例了。”他摊摊手:“靠信仰,能让人稳定地团结起来么?”

“恐怕是不行的。”脱欢承认道:“这个也说了不止一次了。我们也好,天方教也好,都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