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秦替天行道说(第1页)
大秦替天行道说
到这一步,郭康感觉自己的任务也算快要完成了。不过,接下了那些册子之后,史惠贞还是忍不住,又问道:“你们这么教我,到底是准备让我去干什么啊?”
“去组织军队,干正事啊?”郭康有些疑惑地回答道:“怎么,你还想今后专业研究学术,去君士坦丁大学当教授么?”
“……不是。”史惠贞自己都有些无语:“我意思是,去哪组织军队,打谁?之前不是说,我一个姑娘家,军团不会要我的么?”
“这也没办法。军团没法开这个口子。”郭康解释道:“大家都知道,军团是个好地方,进了军团,才算是完整的公民,所以肯定会有其他人也想参加。那么招募了你,其他女子可不可以招募呢?如果可以,招募与军功,用什么标准?和男兵一样,是不是不公平?和男兵不一样,是不是更不公平?”
“还有,如果招募了一批女兵女将,让她们在军队里做什么?上前线,恐怕是不可能的。女人的平均战斗力不如男人,虽然可以通过挑选来提高平均水平,但男士兵一样是选练出来的。”
“而且,战争是人和人的博弈,战场则是人类之间最激烈的竞争场所。在这里,看的并不是你是否合格,是否已经尽力,而只是单纯看你是否比对方更强。大家拼的,往往就是最后那么一点差别。因为这一点点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生死的区别了。”
“自己死了不要紧,如果零散分布在队列中,突然阵亡一个人,还会让旁边队友压力骤增;如果集结起来安排在整個大阵里,这个队伍崩溃,则会影响临近的阵列。战场上,十对十变成十对九,如果需要三分钟,那么十对九变成十对八,可能半分钟就够了。一旦不能及时补上,整个军阵都会很快出问题。这一点,你自己肯定也清楚。所有战士,都会希望自己的队友坚定可靠。如果安排女人进入一线,恐怕基层士兵也不会高兴的。”
“放在辎重队里,也不太可行。”他看到史惠贞没有反驳,就补充道:“一线的情况,你应该比我还熟悉。但是兵部的各种后勤工作,我也算耳濡目染了。”
“从后方到战场,道路是越来越少的,处境是越来越不安全的。能调动的人员总量越来越少,但人群却越来越集中。所以,虽然都是运输,但在不同地区,运输的强度却是不一样的。越靠近前线,要求就越苛刻,所以,参与运输的人员,要求也不太一样。”
“从各地的市场、公私仓库,到兵部指定的集结点,这一段路,是各地官府和民间自行组织运输的。之后,兵部会专门组织人手,把这些物资运到前线的各个兵站、粮仓,并且安排兵力守卫,这些,基本上都是地方战团和各县专门征召的民夫负责。而从这些军事仓库,到军团驻扎的位置,就是各个军团自己的辎重队负责了。”
“平时,我们所谓‘男当战女当运’,运的也基本都是
大秦替天行道说
“都是些什么疑虑啊?”史惠贞好奇地问:“我们兵力还够么?”
“兵力是一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政治上的。”郭康回答:“你看欧洲历史就知道,一般来说,除非是那种不死不休的仇恨,大家都很少直接出手,赞助或者支持对方领土上的人造反。”
“因为哪怕这种行为取得了成功,摧毁了敌人,也很可能其他人效仿,让自己这边的领民也有学有样。派出去帮忙的人,也可能学到如何组织底层人、如何造反的经验,从而成为不稳定因素。对领主来说,不能战胜敌人,也不一定会有特别大的损失;但如果被民众推翻,那可就惨了。因此,保险起见,还是尽量规避这种风险比较好。我们这边虽然情况完全不同,但肯定有人会顾虑这些,所以,得提前说清楚。”
“我们这边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不一样?”史惠贞一幅完全不懂的样子。
“呃,我们跟他们,就不是一种国家。”郭康只好解释道:“从最基本的组织理念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想干涉谁,其实就没有这种反噬的风险。因为罗马和蛮族国家,地位并不平等。蛮族国家并不具备主权,这是只有罗马才有权拥有的。在罗马面前,蛮族国家的王公贵族,也并不具备超然的身份:他们只不过是些部落的头人,一旦罗马不承认他们的头领身份,这些人也就和他们的领民毫无差异了。”
“所以,我们并不是支持叛乱和谋逆——因为暴力对抗合法统治者,才能叫谋反。如果罗马选择支持这些反对领主的人,那领主就不再是合法的统治者了。反对这些人,自然也不算谋反,反而是替天父履行道义了。”
“这样啊,那还是我们厉害。”史惠贞半懂不懂地说:“不过我们那个什么权,和他们区别到底在哪?这个有说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