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1页)
身为昔日靖王身边最得他器重的心腹,云詹先生自认对靖王的了解为第一,那就断然没有人敢称第二。
躺在病榻上辗转反侧的老人,头一回怀念起了过去。
曾几何时,他也是风光过的。
人生的转折点,始于那一年的初夏时节。
荼蘼花一丛丛开了又开,他甚至记得那几丛荼蘼花,一共开了几日。
花开正好的时候,却也是他们一行人不得不离开京都的时候。且不提靖王跟庆隆帝兄弟感情淡薄,只看京都已有了一个端王爷,靖王也该早日为自己做打算才是。
江南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富庶闲适,最适合养老。
不过二十出头的靖王爷,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变成了一个年迈老者。
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云詹先生都还记得,当初靖王同自己说的那句话,他说,“那把破椅子谁爱坐谁坐。”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心底里其实还是想坐的吧。
若真的丝毫不曾在乎,自不会特地提及,他既说出了这样的话,便证明他心中多少还有留恋。
靖王是他们那一辈活着长大的皇子中,排行最末的一个。先帝爷在世时,很是宠他,庆隆帝一嫉妒便嫉妒了一辈子。不过庆隆帝是个性子软弱的,他嫉妒着年轻的兄弟,却并没有动过要他命的念头,甚至于在靖王故意透露了离京念头后,他挑了富饶的江南于靖王,而不是哪些个贫瘠之地。
权海沉浮的皇家里,有没有真正的兄弟之情?
云詹先生下不了定论,可偶尔想起当年的事来,还是会忍不住觉得大抵是有的吧。
若坐在那张椅子上的人不是性子绵软的庆隆帝,想必靖王当年也不会主动提出要远离权利更迭的中心。
但就在他收拾了行囊,准备随靖王南下时,靖王悄悄唤了他去,吩咐了一件事。因为即将离京而显得有些心神不宁的靖王,在这样要紧的当口,吩咐他去找一个人,一个姑娘。
他出身高贵,生得又是一表人才,少年风流,本无可厚非。
靖王身边的姬妾,一向也不少。
可这一次,云詹先生却听得傻了眼。
靖王要他找的人,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戏子。
三教九流,这唱戏的可是下九流的货色,同那勾栏里靠着恩客过日子的人相较,名声也委实好不了多少。这般出身的女子,便是留在靖王身边做个贴身婢女,也着实不够格,徒惹人笑话。
云詹先生便有心劝说靖王算了,可见靖王神色坚决,似早已想妥,又道他们马上便要离京,多带个唱戏南下,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必说了让他不悦,于是便将话给咽了下去,不曾再提。
他得了令,这件事不便让下头的人去办,他便亲自往靖王说的那家戏班子跑了一趟。
伶人咿咿呀呀地吊着嗓子,梨园里水袖翻飞。
云詹先生不爱听戏,听见这声音便觉头疼,脚下步子愈发匆匆,直奔后台而去。
可他上上下下遍寻了一番,却始终不见靖王所说的那个姑娘,不由起了疑心。
他留了心眼,花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叫他发现了一星蛛丝马迹。
戏班子里,至始至终都没有过靖王说的那个姑娘,是有人扯了戏子身份,诓了靖王。
云詹先生知晓这事后,很是抹了一把汗。
靖王对外自称江湖草莽,对方骗他是戏班子里专扮世家小姐的旦角……真真是半斤八两……
云詹先生一面为主子汗颜,一面又不免猜疑那姑娘是不是别有用心,于是并没有立即回禀靖王,反而继续顺藤摸瓜,一路找了过去。对方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明显,明显到云詹先生不由得惋惜,这样的人若是心怀不轨只怕早死得连骨头渣子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