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他终于得以喘息,有了落脚的窝,未来的日子有了盼头,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庆祝的事。

  生活嘛,总该有点仪式感。

  恰好今天江老爷“免单”,就当是江老爷请他吃饭了。

  他外向健谈,再跟来喜打听了一般农庄能收多少佃户,佃户们人均兼顾几亩地,家属又怎样安排的。

  来喜当他要给自家哥哥找活干,如实说当佃户不好。

  “谢大哥腿伤还得养,等他养好,以你的本事,定是小有本钱了,到时你买几亩良田更合适。”

  不过谢星珩要问,来喜很乐意分享——为这顿好饭。

  谢公子的厨艺可真好。

  “一般佃户都是散碎纳入,也有买庄子时就有的佃户。像江家,那是祖田、祭田,有族亲种,再招附近村民做帮工。”

  外地逃难来的,有部分也会租田种,成为佃户,混口饭吃。

  佃户以户为单位,每户耕地看主家心意,以及农田亩数分配。

  最差有十五亩起步,再少,佃户们也不干了,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农庄容量可大可小,毕竟亩数在那里摆着,全看主家愿意接收多少人。

  谢星珩心里有了数。

  吃完饭,天色不早,来喜要告辞回府,谢星珩让他等等。

  “帮我个忙。”

  来喜:?

  原来你真的有事,不是客套留我吃饭。

  谢星珩炖了蹄花,他全捞出来,一并盛到阔口汤盆里。

  这是他今天选的最贵的一只餐具,两侧有小耳朵,还带盖子。

  他又调好蘸料,放大瓷盅里装着。

  家里没有食盒,他拿网兜装好,回屋拿上他昨晚在客栈借了纸笔写好的拜贴,交给来喜。

  在谢星珩接收的记忆里,即使是大户人家互相派人上门传话,都要带点吃的。

  或是茶点,或是糕点,还有规格高一些的果子以及野味海鲜。

  江家富贵,他买礼讨不了好。看江老爷对他熬的粥满意,就自己炖了蹄花。蹄花软烂脱骨,汤鲜味美,还能根据蘸料适配不同口味,正合适。

  拜贴写了上门日期,五天后,五月十七,辰时正。

  照例,等来喜回江府复命,江家父子又在月下乘凉。

  江知与还在闹别扭。

  他今天跟他父亲说过很多回,难得发了小脾气都没有用。

  越是不情愿,他父亲越是拧着来。

  他到下午才回过神,软着撒娇,他父亲也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