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页)
老夫老妻了,这样算什么?
再之后,他在五品的位置上挪不动窝了。
他不想承认是失去了妻子的指点。同一个工作,多干几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流程。
他捡起了书,养起了被官场耗尽的文人雅兴。
他脑子早就木了,空有学问,也懂吏部那一套运作,再远一点,他就不懂了。
夏元仪瞥他一眼,满门受辱,都是因为江家大房招了个厉害赘婿。
“我早说过了,给老太监送人,是行不通的。”
得罪人。
他们家能安生度日,大房的银子有一半的功劳。
江老三当时慌不择路。
他急需一双“天眼”,帮他看着前面的路。
老太监年纪大,活不了多久。
把孩子送过去伺候几年,相处好,顾念情分,兴许能得老太监的家底。
他也不要这份钱财,全给孩子改嫁当嫁妆。
闹一阵,他的孩子反赔进去了。
白赔的,消息依然不灵。
木已成舟,不必再说。
江老三拿捏不准谢星珩的心思,越想越感觉不对劲。
夏元仪也知道不对劲,可谁让他们在天子脚下,承担不起被亲人状告的下场,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
夏元仪想起了一件事。
“余春至为什么要吃汤圆?他跟大房有什么恩怨?辩都不辩,抓着汤圆节吃。”
江老三不喜欢夏元仪说起余春至,他认为夏元仪是嫉妒。
今天却留了心。
“能有什么过节?他跟大房的人都不熟。”
夏元仪让他去问问。
“我们只是要了钱,那么多年都给了,爹娘还在府上供养着,大哥向来孝顺,不可能突然发难。他家小哥儿招婿躲祸,我们也没强把人绑去。你官职尚在,他那赘婿才考上举人,怎么说都是跟我们缓和关系才是上策。”
过程中会吃些亏,为前程,又怎么不能忍一忍?
如今结了仇,他们不可能放过谢星珩。
夏元仪说:“把断亲书拿回来。今年家里开销大,万一大哥赌气不送银子,我们还有话说。”
江老三等了两天,算着断亲书该送去文书房存档了,就带着礼,去拜访京都府尹。
这种“家务事”,最好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