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第1页)

  要想家庭和睦,男人就要吃得了“夹心”的苦。

  进入二月,县衙的阮师爷也来府上。

  谢星珩考中举人,翻身只在一念之间。江家看起来要倒不倒的,但御赐牌匾挂着,江知与还有“勇士”封号在身,江家还是正经的盐商,常知县对他们家很客气。

  这回阮师爷过来问情况,还把谢星珩要用到的文书都一并办妥拿来了,省得他再去县衙礼房跑一趟。

  对着外人,谢星珩脸皮厚,什么话都能说。

  他直言道:“多谢好意,劳您代我跟常知县答谢一声。不过我今年不去,我也考不上,下回再去。”

  阮师爷是秀才出身,认识县内很多举人,根据自身读书经验而言,知道很多人会止步举人,不会积极应试。

  可那些人,是在考场上屡战屡败,没了信心,因此消极。

  谢星珩才多大?

  看他履历,真是一路顺风顺水。

  从开始读书,就是书院里“甲等生”,下场必中。

  秀才之后考举人,都是一次过。

  哪怕考不中进士,又哪里丢脸了?好歹试试啊。

  阮师爷指指他,误以为他是因盛名在外,害怕失败,颇为惋惜:“脸面值几个钱?你年纪轻轻,怎么半点挫折受不了?”

  谢星珩陡然听他说这话,心里狠狠虚了一把,像被教导主任抓了。

  阮师爷也就一句的正经,再开口就是生意。

  跟官府,没有公平的生意。大价钱不好要,小价钱没脸要。基本白送。

  阮师爷借常知县的名义,要几套益智玩具。

  谢星珩能做主给。

  丰州本地的益智玩具,没有做出白家那么多花样,根据木料种类分价格。

  给官爷的,挑好的拿。

  他叫来喜跟着去杂货铺,带了八个小厮,抬了四抬木制品,分别给知县家跟师爷家送去。

  也是二月里,京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皇上祭天,臣工与之同行,大大小小的官员,绵延数百米。官服加身,浩浩荡荡。

  京城来了很多举人应考。

  这是最沉默的一个考试季,他们或是窝在住所,不敢出门,或是沿街静默,目送天子与官员们。

  同一时间,有一行人骑马进丰州,带来吏部的调任书。

  常知县被调去远在漓河的偏远小城做知州,明升暗贬。

  新任县官当天接任,大摇大摆进县衙,大大小小的书吏、文书、衙役,尽数到来。

  他们关着衙门的大门,不知在说什么。

  上任县官,还没走,茶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