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第1页)

  然后照常往后写。

  他算好了日子,在嘉源省会待到十一月份。

  到时会先去津口县,等第一批皮料出坑,走完其他工序,他就圆满完成任务,可以回家了。

  顺利的话,能赶上过年,一家团聚。

  他拜师成功后,给江知与写了一封报喜信。两人信件有时间差,他又报喜一次,再加了些日常学习情况,和学习间的趣事。

  说起来育儿之难,谢星珩也有感慨。

  他在现代看过很多高学历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好。

  现在又看见了活生生的例子。

  大儒孟培德的儿子,就一个考出来了。

  小儿子甚至只是秀才。

  孟培德回家以后,着力培养孙子。

  教谢星珩的时候,他也给小孩启蒙。

  孙子辈里,能安静读书的就两个,孟培德也常唉声叹气。

  谢星珩在信里给江知与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基础目标,让孩子们遗传了我们的美貌。至于智商,强求不来。总归生得好,咱们攒攒家业就行了。”

  他还跟江知与说:“小孩子有叛逆期的,你越是让他做什么,他越是不想做。我们就让他们玩,别人都没玩,就他们玩,他们能开心的玩,那就算了。万一激起叛逆心,一天天的就想学习呢?”

  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谢星珩笔锋一转,回到大人身上。

  他在信里,忍不住写了许多的畅想。

  如果有一种工具,可以让他们相隔千里,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实现即时的信息沟通、听见对方的声音、看见对方的样子。

  甚至数百里的距离,不过几个时辰的飞行而已。

  收拾好家书,谢星珩晾着笔墨时,后仰在椅背上发呆。

  他想着,还是得再努力一点。培养些人才,也让江知与能走出家门。这样子也太苦了一点。

  分开半年,跟守活寡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又另起了数封书信。

  有给两个爹的,有给舅舅舅爹的,也有给大表哥的——大表哥靠谱。

  二表哥……还得培养培养。

  他甚至给南北两地的镖局寄信。

  希望他们能多多举荐人才,来丰州县发展。

  已经在丰州县的,就不要小气,都是一家人,人才是流通的。

  跟卖糖时一样,谢星珩面无表情卖惨。

  “相思好苦,帮帮孩子吧!给各位爷跪一个!”